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卧看关河起战埃,草庐数语见雄才。
于今未必无诸葛,谁肯三回枉驾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与感慨。首句“卧看关河起战埃”,描绘出一幅静观战事风云变幻的画面,隐喻着诸葛亮深沉的战略眼光和对时局的洞察力。次句“草庐数语见雄才”,赞扬诸葛亮虽居简陋草庐之中,却能以寥寥数语展现非凡的智慧和领导才能,暗示其非同寻常的谋略和人格魅力。
后两句“于今未必无诸葛,谁肯三回枉驾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当今时代是否能涌现出像诸葛亮这样杰出人才的疑问,并暗含对人才难得的感慨。这里“三回枉驾来”可能借用了三国时期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以此来强调诸葛亮的非凡之处以及其对人才的吸引力。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既是对诸葛亮的缅怀,也是对当代社会人才价值的思考。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铜臭纷纷位显庸,岂知王佐卧隆中。
山林莫道无伊吕,冰鉴何人似德公。
孝直奇谋世鲜双,君侯共事每包荒。
忠勤亦有张枢密,却恨台章诋李纲。
满榻松阴满院苔,书声隐隐蕙帷开。
双桡谁鼓晴川艇,应是门生问字来。
曾饵仙人换骨丹,霞裳翠舞月华寒。
暗香疏影终非俗,莫比桃花一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