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
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鸡的形象。"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表明了鸡的品种众多,其羽毛浓密而有光泽。"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则展示了鸡忠诚守时,早晨准时报晓的习性。
"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鸡头上的鲜明花纹和其锋利的脚爪,仿佛能够切割黄金一般。这些描述都突出了鸡的外在特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鸡之美好的赞赏。
而最后两句"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鸡的感情和回报之难。在古代文化中,鸡不仅是家禽,也常常象征着忠诚与勤奋。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鸡外形之美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人类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和无以回报的心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既有物质形态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不详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行止竟何从,深溪与古峰。
青荷巢瑞质,绿水返灵踪。
钻骨神明应,酬恩感激重。
仙翁求一卦,何日脱龙钟。
烂银基地薄红妆,羞杀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门今在绕栏望。
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
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
日走登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岂经霜。
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
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徵令过潇湘。
曾转双蓬到玉京,宣尼恩奏乐卿名。
歌残白石扣牛角,赋换黄金爱马卿。
沧海二隅身渐老,太行千叠路难行。
夫君才大官何小,堪恨人间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