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

儒冠多误身,识字用心苦。

斯文忧患馀,郁郁流年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翻译

儒士的帽子常常带来祸患,识字的过程十分辛苦。
在动荡的时代里,文人饱受忧虑,岁月流逝中满是抑郁。

注释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古代读书人的象征,这里暗指儒生的身份。
误身:意指儒生的学问往往导致个人命运多舛,陷入困境。
识字:指学习文化知识,这里强调读书人的艰辛付出。
用心苦:形容读书人刻苦学习,专心致志。
斯文:指有教养、有学问的人,这里特指文人。
忧患:指社会动荡或个人遭遇的困难和忧虑。
郁郁:形容心情愁闷,抑郁不乐。
流年度:指流逝的年华,暗示时光荏苒,人生无常。

鉴赏

这段诗歌出自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之手,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说深厚的情感和个人遭遇的无奈。"儒冠多误身"一句,通过儒家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一种文化负担和社会期待给个体带来的压力;"识字用心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压力的深度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接着的"斯文忧患馀"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传承的关切,这里的"斯文"指代的是诗歌或文章,"忧患"则是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最后"郁郁流年度"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忧虑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和加深,形成了一种无法排解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文化传承、个人遭遇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文天祥在困顿时期的精神状态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第一百八十六

高歌激宇宙,岁晚寸心违。

忠贞负冤恨,奸雄多是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第一百六十

春水满南国,惨淡故园烟。

三年门巷空,永为邻里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第一百六十五

风烟渺吴蜀,云帆转辽海。

丧乱纷嗷嗷,尚愧微躯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贿]韵

第一百六十六

惊风翻河汉,鹑首丽泥涂。

吾衰将焉托,愁绝付摧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