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役物至未极,分明土王时。
嗣火孕金气,秋成方在兹。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之手,体现了其深厚的易学修养和精妙的自然观察。首先,“役物至未极,分明土王时。”一句中,“役物”指的是万物被役使达到极致,“至未极”则表达了一种对事物发展到顶峰状态的描述。接下来的“分明土王时”,“分明”意味着清晰、明白,结合“土王”一词,可以理解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对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之中“土”的主宰地位有着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句,“嗣火孕金气,秋成方在兹。”其中,“嗣火孕金气”是对自然界中火与金之间相生关系的描绘。“嗣火”即继承火的属性,而“孕金气”则指金之气息孕育其中,这里体现了五行相生的哲学思想,即火能化生出金属。紧接着,“秋成方在兹”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表明这一过程正发生在眼前的秋天。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及其法则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即万物皆有其主宰与生长的时机,而这种时机的把握,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君知已似嗣,音义古来同。
万物生相续,南薰鼓巽风。
雷风火泽水,独艮不言山。
朔易指方位,万形消息间。
万物天为大,中间地次之。
成功付诸子,父母似无为。
天一实生水,冬藏坎次乾。
精神要休养,酝酿出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