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
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
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
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待属民的深切关怀与期望。在首句“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中,“三岁”指幼小无知的孩童,“赤子”则是比喻纯洁无邪的人民。官员对这些民众如同父母般地照顾和爱抚,表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接着“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表达了官员希望属下留住一点点教诲或恩泽,因为他们认为即使是微小的一份,也能对人民有所裨益。这里的“方寸”象征着极小的面积,比喻最少量的教导。
第三句“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中,“宛如小滕国”可能是指国家或领地虽然不大,但仍能保持独立和自主。这里有可能借用历史事件来形容官员治理下的地区虽小却安稳繁荣。“突过大冯君”则是在赞美这位官员的能力,能够超越其他更为强大的国家或领袖。
最后,“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表达了整个地区都在传颂这位官员的美德,希望其他官员也能听到并效仿。这里的“四境”指的是周围的所有方向,而“风谣”则是民间流传的称赞和美好的故事。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官员对赤子(人民)的关爱、期望他们能够受益,以及整个地区因其英明统治而声名远播,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景象。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大帝开江左,无锥与远孙。
自言埋战地,也胜活侯门。
短褐边风紧,孤舟海浪翻。
知他三尺剑,携去报谁恩。
祖佐文忠幕,初新肃悯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
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
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
昔以县为滩,于今倅亦难。
纵令急符下,且放大弦宽。
航海船粳白,游山谱荔丹。
应怜铜墨吏,舒惨在毫端。
忽枉高轩访,殷勤不忍离。
虽书督邮考,率在过庭时。
辩素推三语,清尤畏四知。
归装无长物,一首后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