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
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
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
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
不徒千斛舟,置此坳堂杯。
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
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回。
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次青溪后二章为别(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历史长河中的纷争与尘埃,这两句通过宏大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这里的“故友”指的是旧日的朋友,“晨星”形容他们如同清晨的星辰般纯洁与珍贵,而“沦劫灰”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时光和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悲凉情怀。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这里,“莫逆交”指的是那些能够穿越时空、不变的深厚友情;“子舆从子来”则表明了这种友谊是由内而外,由远及近,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动摇。诗人认为,真正的朋友之间有着共同的道义和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关系是无需猜疑的。
接着,“不徒千斛舟,置此坳堂杯。”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与精神寄托之间的选择。尽管有“千斛舟”的巨大财富,但诗人更愿意把心灵寄托于简陋的“坳堂杯”中,这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在最后几句中,“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无论是动是静都要相伴随行的情感。而“书林”则象征着知识、文化和精神的栖息之地,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徜徉自得。
“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回。”当听到朋友有所动作或消息时,诗人的内心就会涌上无限的思念和感慨。这不仅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之重要性的认识。
最后,“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这里“子陵台”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精神寄托。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时刻将这种高洁、坚固的情感视野保持在心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谊和时间流逝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季世思良士,如抱渴与饥。
峨峨章甫冠,瑞气浮芝眉。
粹然君子儒,赴我同襟期。
凡林非鸾栖,丹穴仍归飞。
恨无健羽翰,所至相追随。
怀归宜莫留,荆州那足依。
物华来冉冉,天气宜温温。
浪浪但鸣雨,浩浩常浮云。
谁知润泽中,厥有丰美存。
一朝日出杲,绚烂赪紫群。
川原遍涂抹,纷若粉黛陈。
芳菲出枯槁,何异富易贫。
难并惟乐事,昔人尝有云。
水行苦严厉,万汇喜得春。
解雷久忽震,蛰户奋者殷。
根芽沐膏雨,旸晖复熹晨。
淑气盎原野,鼎鼎来芳辰。
小车度花阴,游芳浮曲尘。
少年争竞春,外诱何纷纷。
老矣蠲其华,寄贤而葆真。
多吟以为富,犹恐道益贫。
熙阳薰盖壤,丽景日以新。
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
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
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
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
试问金谷夫,何如箪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