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
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
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注释

山寺: 即秦州麦积山瑞应寺。
细路:登山小路。
麝香:鹿属。
本名麝香鹿,俗名香麝,其腹部阴囊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极浓,因名香麝。
石竹: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丛生有节,高一二尺,夏日开花,色有深红、浅红、白色等。
金桃:即黄桃。
乱水:山中泉水,纵横乱流,可涉足而过的叫乱水。
水一作“石”。
上方:指僧之方丈,在山顶。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细微之物。
秋一作“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荒凉的山寺图景。"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这里通过对寺庙和道路状况的描写,表现出一種孤独与寂寞的情感,给人一种时间久远、世事沧桑之感。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麝香即香气,睡卧于石竹之间,显得十分平和而安静。鹦鹉啄食金桃,则是一幅生动的动物生活画面,金桃可能指的是果实累累的桃树,这里用“啄”来形容鸟儿吃东西的样子,细腻传神。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则是对山寺周遭环境的描写。乱石中留有小路供人行走,而人们居住的屋宇竟建在险峻的悬崖之上,显示出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挑战。

最后两句"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感受。上方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某个位置或者方向,重阁即层层叠叠的建筑物,晚意为黄昏时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看到远处百里外的秋天景色,"秋毫"形容秋天微小的景象,如细微的草木之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山馆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

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