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的《柴门》,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首句“春风随处好”表达了对春风的喜爱,认为春风吹过之处都充满了生机与美好。次句“吟事又相催”则暗示诗人正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被春天的景色所激发。
第三、四句“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通过“云飞去”和“鹤误来”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仿佛连白云和仙鹤都被吸引到他的生活之中。第五句“杖藜无疾步”,诗人手持藜杖,漫步花间,步履轻缓,流露出闲适之情。
最后一句“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渴望清静生活的愿望,他有意关闭柴门,只让春风、花香和偶尔来访的自然之物进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隐逸情怀,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不详
风霜岁又除,藜杖步徐徐。
儿辈忧无药,床头喜有书。
背因曝日暖,交为诉贫疏。
天定由人事,不如深闭庐。
塔光圆照室,香炷读经晨。
林下有清福,尘中无悟人。
岩阴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青草何年墓,标题界碣新。
何须百鍊取晶荧,大化非由巧力成。
所性本来无阙蚀,认形却恐未分明。
寒泉深夜辘轳静,素魄中天世界清。
到此万缘皆了了,笑他拂拭堕缠萦。
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
梵译通方语,林霜点衲衣。
神闲生境寂,思苦入吟微。
寒月空相照,何人夜扣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