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个人的哀伤。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这两句诗设定了一种宏大的历史氛围,"无复"意味着不再重现,"连云战鼓"指代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而"英风凛凛"则形容英雄气概依旧在双庙中流传。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往英勇事迹的深深懊恼。"气吞骄虏"指的是英雄们的壮志未酬,"方张日"则是时间流逝,"恨满孤城欲破时"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甘和无尽的哀伤。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这两句诗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幽鸟"、"檐际树"、"夕阳"以及"路傍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画面。
"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 最后这两句诗则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平生不作脂韦意"表明诗人一向不愿沉溺于世俗的功名利禄中,而"倚棹哀吟两鬓丝"则描绘了诗人在暮年依靠船舷低声吟咏,头发斑白,心中充满无尽的情感和回忆。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英雄时代的无限缅怀。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孔林黄玉化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来。
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
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
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
短褐沉潜不近名,只今长乐郑康成。
酒中贤圣无多酌,琴里宫商一再行。
翰墨放怀新水石,烽烟回首旧蓬瀛。
四愁不为思君作,怀抱何因得暂平。
路转囊山北,扶舆忆旧过。
乾坤征战久,游宦别离多。
瘴树馀红叶,春江又绿波。
平生豪横气,未老半消磨。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