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一)

下初死却爷共娘,二十馀年割不断。

今朝打破骨董箱,请我升堂举公案。

古灵平地起风波,瞌睡禅人不奈何。

地狱天堂都莫问,大家随例吃燠鹅。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佛法的深邃与玄妙。"下初死却爷共娘,二十馀年割不断",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因果轮回的深刻道理,即使时间流逝,过去的恩怨情仇依然难以割舍。"今朝打破骨董箱,请我升堂举公案",通过打破象征着尘封往事的骨董箱,邀请人们进入佛法的殿堂,探讨人生的大问题,引人深思。

"古灵平地起风波,瞌睡禅人不奈何",描述了佛法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灵性之风,即使是在平静的生活中也能掀起波澜,对于那些在修行路上昏昏欲睡的人来说,这种冲击力是无法抵挡的。这句诗强调了佛法对心灵的触动和改变能力。

"地狱天堂都莫问,大家随例吃燠鹅",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即无论人们身处何种境遇,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必过分追求或恐惧所谓的极乐世界或地狱,而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佛法的教义与生活的智慧,既富有哲理又不失趣味,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谛。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二)

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

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三)

得者长生,服之不死。神农不知名,耆婆无处讨。

破除佛祖病,扫荡无明烦恼。

物物头头不覆藏,灵光洞耀何人晓。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四)

过去事如梦,了然无罅缝。

要当做梦时,便作觉时用。

未来事如电,有无不可见。

莫将希望心,昧却娘生面。

见在事如云,目前仿佛有。

安得东南风,吹散西山口。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五)

十年做长老,今年闹吵吵。

思量世间事,佛也不可晓。

昨日买个卦,卜道来年好。

财帛星入门,虚耗鬼去了。

知事与头首,各著些孔窍。

盛点两瓯茶,多陪一面笑。

大家说些快活禅,免教拄杖生烦恼。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