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亲堂

美人结佩朝明光,俯伏丹陛陈封章。

高堂亲老乞就养,恩赐儒官归故乡。

潮州南去几千里,原田每每带桑梓。

到家开讲多閒时,日日升堂奉甘旨。

山梁雉声鸣角角,人生无如养亲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顺的女儿在得到朝廷允许后,辞官归乡,侍奉年迈双亲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赞美和对孝道的颂扬。

首句“美人结佩朝明光”,以“美人”比喻孝女,她身着华服,佩戴着象征身份与美德的饰品,前往皇宫,体现了她的尊贵与高尚。接着,“俯伏丹陛陈封章”,描述了她恭敬地站在宫殿的红阶上,呈递奏章,请求获得允许回家侍奉父母。

“高堂亲老乞就养,恩赐儒官归故乡”,进一步解释了她辞官的原因——家中双亲年迈,需要她的照顾。朝廷体恤其孝心,特许她返回故乡,尽孝道。

接下来的“潮州南去几千里”,点明了她归乡的距离之远,但即使路途遥远,也无法阻挡她对父母的孝心。她回到家乡后,“到家开讲多閒时,日日升堂奉甘旨”,说明她利用闲暇时间,每日登堂为父母准备美味佳肴,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最后,“山梁雉声鸣角角,人生无如养亲乐”,以自然界的鸟鸣声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孝行的赞美。在诗人看来,没有什么比亲自照顾年迈父母更快乐的事情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孝女对父母深沉的爱与敬意,以及对孝道的坚持与实践。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南小隐为孙叔瑜赋

我从天上归烟霞,偶过溪南小隐家。

溪头昨夜雨新歇,浦口水生浮钓槎。

十年江海狂游迹,暂尔还乡反如客。

沙鸥野鸟忽相逢,总是当年旧曾识。

明朝又欲去朝天,身在龙楼凤阁边。

回首溪南何处是,夜深梦落洞庭船。

形式: 古风

东坡画竹为周仲辉题

眉山一代称文雄,落笔往往凌长虹。

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

一枝老干欺霜雪,数叶翛翛更清绝。

俨如端笏立朝时,馀子纷纷莫能折。

至今看画精爽生,恍疑玉局攀云軿。

诗成拜写发长叹,南山一带横空青。

形式: 古风

题竹根道人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形式: 古风

白云窝

君家昔在吴山住,俗客长年少来去。

我因登眺远相寻,直到白云最深处。

怜君所寓多清幽,云为台榭雪为楼。

但解此身居混沌,不知人世换春秋。

采药云随身,读易云依座。

閒到白云吟,醉拥白云卧。

石鼎茶香午梦回,白云犹自未曾开。

柳絮一天风不卷,梨花万树月初来。

莫论柳絮风,难比梨花月,容易飘零容易缺。

何如白白山中云,晨夕相看自怡悦。

自怡悦,人谁知,白云本与无心期。

飘然辞云下山去,佩琴携鹤游京师。

寄迹京师逾十载,白云缥缈长不改。

济人未了竟忘归,故山猿鹤应相待。

我去君来二十春,今朝那复又逢君。

何时共买东风棹,相与还山访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