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邬文伯归侍临川(其二)

易学寥寥一线然,谁人口里说先天。

近来惟有朴斋老,白首焚芗尚草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学习简易的道理仿佛只有一根细线般清晰
这道理出自谁人口中,被认为是天生的真理

注释

易学:简易的学问。
寥寥:稀少,简单。
一线然:像一条线般清晰。
谁人:何人,哪个人。
先天:天生的,自然的。
朴斋老:朴斋老人,这里指某位名叫朴斋的老学者。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
焚芗:焚烧香料,可能指专心致志地研读。
草玄:草拟玄奥的学问,深入研究。

鉴赏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易学的深刻理解和渴望,以及对于能与之探讨先天易理之人的一种敬仰之情。"易学寥寥一线然,谁人口里说先天"两句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理解并能口述《易经》先天自然哲理的人非常稀少,这里的"寥寥"形容数量的稀少,而"一线然"则强调了这种理解如同一线之细,极其微小。

接下来的"近来惟有朴斋老,白首焚芗尚草玄"四字,则具体指出了在当时能与之深入探讨易学的只有朴斋老(邬文伯)一人。"朴斋老"是对邬文伯的尊称,表明他已年迈,但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执着和追求。"白首焚芗尚草玄"则形容邬文伯虽然头发已经变白(象征年龄的增长),但他依旧在研究易经,"焚芗"是指用香草进行祭祀或清洁之意,暗示邬文伯对学问的虔诚和敬畏。

总体来看,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易学的尊重,更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无奈:在一个缺乏真正理解《易经》的人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那些能够深入探讨先天易理之人的渴望和敬仰。

收录诗词(181)

史弥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其一)

莫管东风归路长,但将绮句答春光。

候门儿女应相讶,满袖离骚草木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苏道士

七十臞仙鬓未秋,肯来为我说真休。

归欤恐负青山约,跨鹤吹笙挽不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闻笛

卸帆沽酒荻花村,水色天光净不分。

霜月凄凉何许笛,一声吹裂洞庭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香涧老衲示似玉林首倡极道竹溪宴月之乐玉林勉以属和(其二)

孤令青莲欠所亲,月边和影是三人。

何如洗盏溪光里,弟劝兄酬汎玉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