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山下有龙,山上有虎。龙藏渊穴,虎卧天府。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口衔帝符,命令百神。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

吐舌九州,轩牙四极。啖兹下土,曷其有息。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

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我欲伐虎,手无斧柯。

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猛虎行》是明代诗人胡直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猛虎的威猛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开篇以“山下有龙,山上有虎”起笔,巧妙地将龙虎并列,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对比。接着,“龙藏渊穴,虎卧天府”,描绘出龙隐匿于深水,虎栖息于高山的自然景象,暗喻着力量的潜在与等待爆发的状态。

“虎非独燀威,亦有灵心”一句,揭示了虎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还具备智慧和策略。接下来,“口衔帝符,命令百神”更是将虎的形象提升至神灵级别,赋予其超凡的能力和权威。

“虎踞地长咆,大块荡摇。睥天短嘘,星晨纷拿”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虎的咆哮震撼天地,甚至影响星辰的场景,展现出其不可一世的气势。

“虎虽耋矣,有雏孔䐈,阚而八翼。吐舌九州,轩牙四极”进一步刻画了老虎的威严,以及其后代的潜力,暗示着力量的传承与延续。最后,“啖兹下土,曷其有息”则表达了虎对土地的威胁,预示着潜在的灾难。

“呜乎下土,亟矣无为语,龙潜不辞奫,无奋尔鳞。遵养纯熙,乃登于天津”这一段,诗人借龙虎的形象,表达了对力量与智慧平衡的思考,呼吁人们在面对强大力量时,应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冲突,寻求和谐共存之道。

“我欲伐虎,手无斧柯。尔不潜深,虎将齧噬尔,如下土何,如下土何”则是诗人对如何应对强大对手的思考,强调了在力量面前,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必要时采取避让策略的智慧。

整体而言,《猛虎行》不仅是一首描绘猛虎形象的诗歌,更蕴含了对力量、智慧、平衡与和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58)

胡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战城南

海水荡山摇南斗,天吴轩鬣回九首。

官家戈矛如云攒,蹲蹲不敢出城口。

大夫腰有赤文之宝刀,生平欲伐北潭蛟,一日不杀气长吼。

宁当开门格斗死,那能局蹐婴城守。

䝟貐四面重围列,十荡不前蛇矛绝。

欲移碣石填沧海,沧海茫茫臣力竭。

城中炮鼓声如雷,不救城南战骨折。

天地为我惨澹,壮士为我饮血。

义气高横狼岛孤,英魂暗作潮头烈。

潮头怒气如山来,人今战死不复回。

人今战死可奈何,江东日夜愁洪波。

安得戈船将军豪烈如大夫,斩鲸尽种玉山禾。

战城南,君莫歌。

形式: 乐府曲辞

出塞曲(其一)

月壮动边声,良家七校营。

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

骑踏天山碎,鞭摇瀚海倾。

不断楼兰颈,韬中剑欲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出塞曲(其二)

身将六将军,专征击塞氛。

神兵动天地,元甲起风云。

战夺休屠祭,谋空遫濮群。

平西报天子,非取耀奇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杂诗(其一)

悲风响庭树,白露凝清霜。

踯躅不能寐,怨此秋夜长。

揽衣三四起,鸣鸟惊且翔。

屣履步前除,明月鉴我裳。

明月忽西沈,仰见心与房。

理瑟成商曲,抚剑涕纵横。

丈夫七尺躯,志欲揽八方。

鸡鸣苦不早,引领观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