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其一)

月壮动边声,良家七校营。

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

骑踏天山碎,鞭摇瀚海倾。

不断楼兰颈,韬中剑欲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出塞曲(其一)》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与英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将士们在边塞战场上的英勇战斗和对胜利的渴望。

首句“月壮动边声”以壮丽的满月为背景,暗示夜晚的边塞战场充满了紧张与肃杀之气。接着,“良家七校营”点明了军队的组织结构,暗示着庞大的军事力量正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两句,通过“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战士们勇猛无畏、敢于直面强敌的英雄气概。其中,“穿虎落”和“取龙城”分别使用了动物和地名作为隐喻,前者象征着战士们如虎入深林般勇猛,后者则代表了敌方的重要据点或要塞,显示了他们夺取胜利的决心和能力。

“骑踏天山碎,鞭摇瀚海倾”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激烈场面。骑马冲锋时,仿佛连绵的天山都为之震动;挥鞭策马,似乎整个瀚海都在摇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场的壮观景象,也体现了士兵们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昂斗志的精神风貌。

最后,“不断楼兰颈,韬中剑欲鸣”表达了对敌人不屈不挠的打击决心。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要持续不断地进攻,直到彻底摧毁敌人的势力。这里的“剑欲鸣”既是对武器的拟人化描写,也是对战士们内心渴望胜利、剑指敌人的强烈愿望的象征。

整体而言,《出塞曲(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幅边疆战场上的英勇战斗图景,展现了明代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358)

胡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曲(其二)

身将六将军,专征击塞氛。

神兵动天地,元甲起风云。

战夺休屠祭,谋空遫濮群。

平西报天子,非取耀奇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杂诗(其一)

悲风响庭树,白露凝清霜。

踯躅不能寐,怨此秋夜长。

揽衣三四起,鸣鸟惊且翔。

屣履步前除,明月鉴我裳。

明月忽西沈,仰见心与房。

理瑟成商曲,抚剑涕纵横。

丈夫七尺躯,志欲揽八方。

鸡鸣苦不早,引领观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二)

捉衿不厌短,曳履不辞穿。

所嗟白日驰,当我盛壮年。

盛年不可再,忧思起缠绵。

精卫何微眇,衔石填沧渊。

大人志亨屯,匪为识玉怜。

策我千里骥,膏我文木轩。

朝游漱渤澥,暮宿层城巅。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三)

早欲巢衡霍,匪为欣其名。

上有金简峰,犹存神禹文。

又欲历泰山,不辞路险艰。

日观凌苍苍,可以抚朝暾。

朝暾旋赫赫,洗耀出咸池。

流光荡八表,穹谷无不辉。

绵历亿万祀,玄云无蔽亏。

人欲天不违,胡为长盱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