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丁永安屋下叠山甚有佳趣恨未之见作诗寄之

买山几人真爱山,束薪煮石凋朱颜。

老丁谋作久长计,洗寒叠翠房栊间。

帘通庵扉即洞户,人映山色多烟鬟。

住山住庵似丁老,脱弃妻子真愚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有多少人真心喜爱山川,只为采薪煮石,青春不再。
老丁深思长远之策,于寒意中洗涤心扉,欣赏翠色环绕的居所。
竹帘轻掩庵门如洞开,人在山色中,如烟如黛。
居住山林,栖身庵舍,我如同老丁般,舍弃世俗,看似愚顽实则超脱。

注释

山:指自然山水。
束薪:捆绑柴火。
凋朱颜:使容颜衰老。
谋作:深思计划。
洗寒:在寒冷中洗涤。
房栊:房屋门窗。
帘通:竹帘连接。
庵扉:庵舍的门。
洞户:像洞穴一样的门户。
山色:山景。
烟鬟:形容山色如女子秀发。
妻子:妻子儿女。
愚顽:看似愚笨但实则超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买山几人真爱山,束薪煮石凋朱颜。” 这两句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的热爱。这里的“买山”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购买,而是一种极度渴望拥有山林的表现手法。而“束薪煮石”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不顾一切、只为追求心中理想生活状态的情景,尽管这种生活可能会让人面容枯槁,但仍然值得。

“老丁谋作久长计,洗寒叠翠房栊间。”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老者(老丁)在山中精心策划着长远的计划,并且在简陋的屋檐下洗涤寒冷,显得格外清醒。这里的“叠翠”可能指的是竹制的围栏或窗棂,透过这些自然材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纯净状态的追求。

“帘通庵扉即洞户,人映山色多烟鬟。”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帘和门直接相通,就像洞穴一般开阔。而“人映山色”则是一种对比之美,人的身影投射在山林之间,让人仿佛也化作了一部分自然。

“住山住庵似丁老,脱弃妻子真愚顽。” 最后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想要像那位老者一样,长久地居住于山中,抛弃世俗的羁绊和家庭关系,这种选择在当时社会看来可能有些愚蠢,但却是出自内心深处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对隐逸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纯粹自然状态的渴望,以及想要超脱世俗纷扰、达到精神自由的愿景。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签来。

剥啄惊昼眠,柴门手自开。

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

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黄门白首郎,上疏称乞骸。

帝曰大布衣,锡汝升文阶。

天孙铅录秘,论撰须儒魁。

荣名不汝遗,汝往时钦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纷漼。

恩许归旧庐,径卧南山斋。

此翁山泽仙,不赋章绶材。

误因文彩露,遂落天网恢。

一游三十年,所得非不谐。

文名动青琐,笔力幽黄能。

左省岂不荣,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头,百挽终不回。

吾意天地间,清风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达者分条枚。

二疏杨巨源,同上百尺台。

刘翁传其风,苍舒次隤敱。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

前刘脱功名,养气如婴孩。

至今一箭诗,讽咏及陪台。

翁今亦何有,旷达忘悲哀。

清风既不死,瓶大无耻罍。

岁晚春物动,吴山发寒梅。

愿翁强赋之,为花吐琼瑰。

床头拂易传,床下鸣新醅。

它时三径边,为翁剪蒿莱。

形式: 古风

闻何为孙作内集以长言戏之

门前春田澍膏雨,门内春风动歌舞。

瑑为璋玉男子祥,起作绣鞋女儿舞。

阿翁吹箫儿献旅,粉面娇孙侍家主。

一门欢笑足戏乐,盛事流传百年语。

村歌社曲莫插手,定本风流教坊谱。

一家有喜百家同,况是相逢沦落中。

犀钱玉果大开说,已愧汤饼沾无功。

形式: 古风

闻莺

阶前芳草一尺齐,黄鹂始向林间啼。

一闻传声人失喜,驽马并立逢駃騠。

我思此鸟固妍好,人喜亦缘来不早。

若令春到便轻迁,厌听谁怜迹如扫。

正恐贪归有近期,三月丽景方舒迟。

园林上下弄晴昼,羡汝语默真知时。

秃鸠黑鸟有何恶,每到天阴自酬酢。

妇翁诅骂儿弹射,恨不身随羽翰落。

戒汝一物莫叹嗟,金衣公子春为家。

汝无祸福咎亦浅,况异子鵩当日斜。

人间美恶有如许,且放黄鹂作娇语。

形式: 古风

食鲙

生长江湖中,厌食水中珍。

从得脱死来,颇见乡味亲。

每食无不饱,敢叹蔬茹贫。

老妻生过计,为我鲙鲜鳞。

饤饾盘箸间,玉缕铺缤纷。

不知惊忧后,肠胃久不伸。

疟馀病尚在,欲饫嫌膻腥。

所以纵对此,凛如见严宾。

由知饮啄缘,丰俭各有因。

所飨苟无分,对面难沾唇。

可叹赋分薄,一炙亦艰辛。

在近犹参商,其大应吴秦。

岁事已转毂,园葵行献新。

勿拟春蔬薄,春蔬久向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