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

阶前芳草一尺齐,黄鹂始向林间啼。

一闻传声人失喜,驽马并立逢駃騠。

我思此鸟固妍好,人喜亦缘来不早。

若令春到便轻迁,厌听谁怜迹如扫。

正恐贪归有近期,三月丽景方舒迟。

园林上下弄晴昼,羡汝语默真知时。

秃鸠黑鸟有何恶,每到天阴自酬酢。

妇翁诅骂儿弹射,恨不身随羽翰落。

戒汝一物莫叹嗟,金衣公子春为家。

汝无祸福咎亦浅,况异子鵩当日斜。

人间美恶有如许,且放黄鹂作娇语。

形式: 古风

翻译

阶前的芳草齐整一尺,黄鹂开始在林间鸣叫。
一听它的叫声,人们都感到欢喜,劣马见到骏马也自愧不如。
我欣赏这只鸟儿确实美丽,人们喜欢它也是因为它来的时机不早。
如果春天来了就轻易迁移,谁还会怜惜它的离去,如同扫地一般。
我担心它贪恋归巢的时间临近,美好的三月景色才刚刚展现出来。
在园林中,它在晴朗的白天嬉戏,让人羡慕它能适时发声。
秃鹫和黑鸟有什么不好?它们总是在阴天自我应对。
老翁咒骂孙子射鸟,恨不得自己能随鸟飞去。
告诫你,不要感叹太多,金衣公子的春天才是你的家。
你没有太多的祸福,更何况你不像子鵩那样面临日暮。
人间的美丑如此众多,暂且让黄鹂用娇媚的歌声诉说。

注释

阶前:台阶前面。
芳草:青草。
黄鹂:一种鸣禽。
林间:树林中。
失喜:失去喜悦。
駃騠:骏马。
固妍好:本就美丽。
不早:来得不是时候。
贪归:贪恋归巢。
丽景:美景。
弄晴昼:在晴天嬉戏。
知时:懂得时机。
秃鸠:秃头的乌鸦。
酬酢:应对。
妇翁:老翁。
弹射:用弹弓射击。
金衣公子:比喻富贵人家的孩子。
春为家:春天是他们的季节。
咎亦浅:罪过也轻微。
子鵩:古代寓言中的鸟,象征死亡。
人间美恶:人间的善恶。
娇语:娇滴滴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黄鹂鸟鸣啼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阶前芳草一尺齐,黄鹂始向林间啼。”开篇便以生机勃勃的春景烘托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春草如绒,黄鹂初鸣,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一闻传声人失喜,驽马并立逢駃騠。”这里描写了听到黄鹂叫声时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老马也受到景色的影响,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这种生动的情境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

“我思此鸟固妍好,人喜亦缘来不早。”诗人通过黄鹂之美,反思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欣赏往往来得不易。

“若令春到便轻迁,厌听谁怜迹如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担忧,以及对那些不知珍惜时光的人的批评。

“正恐贪归有近期,三月丽景方舒迟。”诗人担心自己沉醉在美好的春色中难以自拔,而春天的美景却在不断流逝。

“园林上下弄晴昼,羡汝语默真知时。”这里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和欣赏时光之美的人的赞许。

后半部分诗歌则转向对秃鸠黑鸟的不满,以及对妇翁诅骂儿童弹射黄鹂行为的批评。最后,诗人劝勉读者不要轻视任何事物,并提醒那些不珍惜时光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食鲙

生长江湖中,厌食水中珍。

从得脱死来,颇见乡味亲。

每食无不饱,敢叹蔬茹贫。

老妻生过计,为我鲙鲜鳞。

饤饾盘箸间,玉缕铺缤纷。

不知惊忧后,肠胃久不伸。

疟馀病尚在,欲饫嫌膻腥。

所以纵对此,凛如见严宾。

由知饮啄缘,丰俭各有因。

所飨苟无分,对面难沾唇。

可叹赋分薄,一炙亦艰辛。

在近犹参商,其大应吴秦。

岁事已转毂,园葵行献新。

勿拟春蔬薄,春蔬久向人。

形式: 古风

借笠泽丛书于陈长卿以诗还之

亲见子云貌不飏,迟以岁月名自彰。

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茶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有厨无烟釜爨空,过午悬箪藜苋美。

诗穷文怪两奇绝,造化别分闲日月。

一峰下岭晚当门,四颊寒鲈夜飞雪。

甘同世上伏腊勤,肯作人间觞豆客。

辟书不为救口忙,衔命终辞一官热。

借书当借物外书,洗除尘坌观浮虚。

异时曾此一过眼,故人相遇诚欢娱。

翩然好去追黄鹄,酒无两瓻歌一曲。

形式: 古风

哭嘉彦

释蹻淮西土,平生质胜文。

形模笑妇女,术业富丘坟。

客路酒欢喜,官曹名放纷。

银章犹断垄,馀事付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席上和郑顾道烛下海棠

日长花困眠初熟,故向花前张灯烛。

要教未敢脱罗裳,玉颊长红黛长绿。

生怜杏火发中林,无奈桃腮倚修竹。

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独疑工部不题诗,端为风流欠芬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