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嶷弱水共沉埋,何必西泠忆旧怀。
玉碗如烟能宛转,金灯不夜若天涯。
山樱一树迷仙井,桃叶干条渺凤钗。
万古情长松柏下,只愁风雨似秦淮。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的作品,名为《西陵十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九嶷弱水共沉埋,何必西泠忆旧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态,似乎在告诉自己,不必过于沉浸于往昔的回忆中。
"玉碗如烟能宛转,金灯不夜若天涯。"
这里的“玉碗”和“金灯”可能是象征性的物品,通过它们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持。宛转的玉碗和长明的金灯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山樱一树迷仙井,桃叶干条渺凤钗。"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山林景象,其中“山樱”、“仙井”和“桃叶”、“凤钗”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情境,似乎诗人在寻找或是沉浸于某种超自然的境界。
"万古情长松柏下,只愁风雨似秦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份悠远情感的追忆,尽管只有自然界的松柏能够与之相伴,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仍旧如同古时秦淮的风雨一般,无法抚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不详
绿竹移阴抹画墙,倚栏红药殿春光。
风开帘幕催香篆,坐听莺声春昼长。
点点残红缬燕泥,画堂春暖日初迟。
绿杨影里莺声碎,正是南窗梦觉时。
游丝一半蝶惊回,故似飘花入树来。
上巳何须射马苑,清明仍作斗鸡台。
凄迷蕙帐坟前杏,旷渺玄亭种后梅。
只有新通花上月,梨魂寂寂五更开。
草根未放晓霜稀,骤冷初暄蝶倦飞。
行到碧桃花下看,新花良是旧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