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堂诗,并叙(其三)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二月梅花迟开放,这里却闻不到它的幽香。
梅花轻轻摇曳,仿佛在安慰远方的旅人,洁白如吴地的美女。
我不遗憾家乡遥远,只是感叹美好的时光流逝。
春天已深,桃花李花纷乱盛开,笑你更加孤独在外漂泊。

注释

惊梅:形容梅花在二月尚未盛开,给人以意外之感。
幽香:指梅花散发出的清淡香气。
吴姝:比喻梅花洁白如吴地美女,赞美其清雅。
故园隔:指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
芳岁徂:美好的年华消逝。
桃杏乱:形容桃花和杏花盛开,繁多杂乱。
羁孤:形容旅居他乡,孤独无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中隐堂诗》,其中第三首。全诗通过描绘二月惊梅的景象,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开篇即以梅花的清香吸引读者,设定了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情境。这里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当时正值春末梅花盛开之际,而“惊梅晚”则描绘出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梅花在月光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容,寄托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依依”一词传达了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情感,而“慰远客”则表明这种情感是为了安抚那些身在异乡、心系家园的人。接着,“皎皎似吴姝”则通过对梅花的形貌进行比喻,传递了一种清雅脱俗之美。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中无法挽回事物的无奈感受。“不恨”二字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故园隔”则是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绝。紧接着,“空嗟芳岁徂”表达了对于逝去青春年华的叹息,诗人似乎在感慨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对当前景象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抒发。“春深”指的是春天已经较为深入,万物复苏之时,而“桃杏乱”则形容了春日里花开竞艳的情景。紧接着,“笑汝益羁孤”中,“笑汝”一词含有自嘲之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景色面前的孤独感受,似乎在用自然界的繁华来衬托自己的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中隐堂诗,并叙(其四)

翠石如鹦鹉,何年别海堧。

贡随南使远,载压渭舟偏。

已伴乔松老,那知故国迁。

金人解辞汉,汝独不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隐堂诗,并叙(其五)

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

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龟。

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

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宝鸡县斯飞阁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

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