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鸡县斯飞阁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遥远的西南归途显得荒凉冷清,倚着栏杆的灵魂无法被唤回。
广袤的野外牛羊与雁鸭共游,天空高远草木直连云霄。
黄昏时分水汽弥漫在山脚下,春风轻轻吹拂着麦田。
是谁让我如此眷恋官职而轻易离开国家,此生无计只能过渔樵生活。

注释

西南:指地理位置的西南方向。
归路:回家的路。
萧条:荒凉、冷清。
倚槛:倚靠栏杆。
魂飞:灵魂飘荡。
不可招:无法召回。
野阔:野外开阔。
雁鹜:雁和鸭子。
天长:天空辽阔。
草树接云霄:草木与天空相接。
昏昏:昏暗模糊。
水气:雾气。
浮:弥漫。
山麓:山脚。
泛泛:轻轻的。
春风:春天的风。
弄:吹拂。
麦苗:麦田里的幼苗。
爱官:热爱官职。
轻去国:轻易离开国家。
无计:没有办法。
老渔樵:过渔夫和樵夫的生活,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归乡路上的萧瑟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西南归路远萧条"表达了归途的遥远与心中的萧索之情,而"倚槛魂飞不可招"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留恋,但又无能为力,只能任其消逝。

接着的"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几句,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心胸开阔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些画面也隐喻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而在"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中,诗人通过水气氤氲、春风轻拂麦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共鸣。

最后,"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职位的淡然,以及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选择隐退山林,以渔樵自居的心态。这里,"渔樵"一词不仅指代了田园生活,更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与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

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子由寒食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

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

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

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

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

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

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来诗所誇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形式: 古风

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