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
整顿舞衣呈玉腕,动摇歌扇露金钿。
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
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席上的热闹与华丽。开篇“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两句,设置了温馨而奢华的氛围,罗幕在香气中变得温暖如烟,中庭里的火光映照着满桌的烛光,营造出一种节日或宴会时的热闹场面。
紧接着,“整顿舞衣呈玉腕,动摇歌扇露金钿”两句,则描绘了舞者在准备上场时的姿态。舞者的衣物整齐而优雅,以至于连手腕都显得如玉一般,而歌扇在摇曳中透露出金色的装饰,这些细节展现了当时宴会上的繁华与文艺气息。
“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两句,则转向乐师的表演。青蛾形状的小座上,乐师正在调整着双管乐器,而彩色的凤凰图案似乎在五根弦strument上舞动,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了宴会中音乐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最后,“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即使作为沂公(指李白)的宾客,也渴望用自己的双眼去观赏那高远的云天。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宴会上的繁华与个人心灵的飞扬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享受的深刻理解。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
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
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
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
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路尽溪头逢地少,门连内里见天多。
荒泉坏简朱砂暗,古塔残经篆字讹。
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
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
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