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河中杨少尹

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

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

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只是责怪过去的时光,拜访你的门扉来得太迟。
满怀遗憾地遥望秋天之后,期待着与你相隔万里。
大禹留下的疏导江河的遗迹,舜帝的寂静祠堂让人追忆。
此刻来访,难以与你相见,只有回风吹过,带走我的思念。

注释

咎:责备。
曩时:过去。
投刺:投递名片或名帖。
迟:晚。
怅望:惆怅地远望。
三秋:泛指秋季。
参差:不齐,形容距离遥远。
禹留疏凿迹:大禹治水留下的痕迹。
寂寥祠:荒凉的祠庙,指祭祀舜的场所。
杳:深远,难以达到。
回风:旋风,回转的风。
所思:思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寄河中杨少尹》。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来看,诗人似乎在表达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之情。

"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 这两句表明诗人不是仅仅因为过去的遗憾而迟缓地前去探访,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在其中。"投刺"一词常用来形容朋友间互相询问或赠送礼物,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三秋即指三个季节的过去,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期待。"参差"形容心情的起伏变化,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 这两句引用古代圣王禹和舜的故事,指他们为民造福所留下的痕迹和遗迹。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或者是对友谊深刻的认知。

"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杳难共可能暗指两人之间的情感难以与他人分享,而"回风逐所思"则形容诗人的思绪随着风的方向飘逸,寻找心中的所思所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代圣王事迹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沉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的怀念,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情操。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寄柳舍人宗元

格与功俱造,何人意不降。

一宵三梦柳,孤泊九秋江。

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

誓为仙者仆,侧执驭风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寄毗陵彻公

身依吴寺老,黄叶几回看。

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

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

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谒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钱庶子

曲江春水满,北岸掩柴关。

秖有僧邻舍,全无物映山。

树阴终日扫,药债隔年还。

犹记听琴夜,寒灯竹屋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顾非熊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