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依吴寺老,黄叶几回看。
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
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
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谒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寄毗陵彻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淡泊,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
“身依吴寺老,黄叶几回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地依傍于一座位于吴地的古寺,目睹着季节更迭,秋叶纷飞,流年忘返的景象。这里的“吴”指的是现在江苏省的苏州地区,历史上曾被称为吴地。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孤独。
“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寺院景象: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覆盖着白霜的林间小路上。诗人在这个宁静的时刻进行早课,感受到了禅定的孤寂与月光下的凄凉。
“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 这两句则是对寺院内部环境的描写:古老的井水与遥远的潮汐相连,传递着自然界的声音;而寺中的钟声与外界的角抵声响起,增添了一份清冷。
“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谒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尽管有人认为前往友人的地点不易,但诗人已经有了前往南方与友人相会的计划,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寺院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曲江春水满,北岸掩柴关。
秖有僧邻舍,全无物映山。
树阴终日扫,药债隔年还。
犹记听琴夜,寒灯竹屋间。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
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
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
正忆毗陵客,声声隔水钟。
过岭行多少,潮州涨满川。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望鹭吟登阁,听猿泪滴船。
相思堪面话,不著尺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