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钟春谷星学

五星聚东井,老人现端门。

总是太平象,浑仪妙用存。

岩傅本骑箕,执筑付无言。

一旦寄霖雨,夜梦形至尊。

试问古冯相,此数如何论。

太乙照西蜀,子午斜谷昏。

毗陵星霣石,田里春风温。

穹壤一理气,理为气之根。

步推寻其元,太极昭乾坤。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五颗星星聚在东井,老人的形象出现在端门。
这总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浑天仪的精妙作用依然存在。
岩傅本是骑着箕星的人,手持筑器却默默无言。
他忽然间成为恩泽的使者,夜晚的梦境显现出至高无上的尊容。
试问古代的冯相,对此现象应如何评述?
太乙星光照亮了西蜀,子午时分斜谷变得昏暗。
毗陵星陨落,田野间春风吹拂,温暖宜人。
天地之间有一条道理和气息,道理是气息的根本。
一步步探索它的源头,太极揭示了天地间的乾坤真理。

注释

五星:指五颗星相聚。
东井: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是水星所居。
端门:古代皇宫的正门。
浑仪:古代天文仪器,用于观测天体运动。
岩傅:可能指神话中的星神。
箕:二十八宿之一,像簸箕形状。
无言:沉默不语,表示岩傅的神秘性。
寄霖雨:比喻恩惠如雨降临。
冯相:古代官职,掌管天文历法。
太乙:古代对太阳的称谓。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星霣:星陨落。
田里:乡村田野。
理气: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原理和自然法则。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宇宙的本源。
昭乾坤:揭示天地万物的秩序和规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观赏星象的图景。"五星聚东井,老人现端门"展现了夜空中五星聚集和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出现的情形,传递出一种祥瑞之气。接着"总是太平象,浑仪妙用存"表明这种天象预示着太平盛世,古人用浑仪观测天象,寻找宇宙间的和谐与秩序。

"岩傅本骑箕,执筑付无言"则是对古代星官之事的一种比喻,而"一旦寄霖雨,夜梦形至尊"中,诗人通过梦境与天界的沟通,表达了对上天或宇宙力量的敬畏。"试问古冯相,此数如何论"则是询问古代星官对于这种天象该如何解读。

接下来的"太乙照西蜀,子午斜谷昏"描绘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景象,而"毗陵星霣石,田里春风温"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情感。

最后"穹壤一理气,理为气之根。步推寻其元,太极昭乾坤"中,诗人探讨了宇宙间的一元论,即所有事物都源自一个根本的道理,并试图通过对星象的观察来理解这一点,进而达到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星象的描述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一种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探索,以及对宇宙秩序与和谐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避寇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

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

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

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

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

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瓮罂。

鸡豕头骈阗,胁息惊吞声。

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

据险恶氛聚,血牙馀种狞。

原岭迤巢穴,习斗惟轻生。

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

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

郡将出奇计,一剿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

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

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

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

菱角隐阨塞,松明通晓更。

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

疋马熟往来,老稚倚以宁。

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

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伶俜。

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

无垢画火攻,坐令妖祲清。

孰谓毛锥钝,不逮蝥旗登。

形式: 古风

四先生像赞.东莱吕成公

探微极深,经纬万象。不显其杰,沈潜直养。

体立同著,惟和且平。甘雨润泽,古井渊渟。

形式:

四先生像赞.南轩张宣公

玉质金相,卓尔良贵。有鉴在心,明利与义。

大原斯阐,维世之模。表里不贰,皇皇圣途。

形式:

四先生像赞.晦庵朱文公

天振斯文,紫阳木铎。博详反约,是继绝学。

日月昭炳,揭之以行。閒居野服,身屈道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