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

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

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

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

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

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阅兵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和平景象。诗人张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四海安宁、农业丰收的盛世图景,以及皇帝亲自参与阅兵的壮观场面。

首句“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开篇即点明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四海之内没有战争,农民们在秋天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接着,“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描述了军队的雄壮和皇帝的英明领导,通过派遣将领貙刘进行军事部署,显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组织能力。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则描绘了阅兵仪式的庄重与皇帝的悠闲巡视,体现了军事活动与皇家游乐的和谐统一。“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进一步强调了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国家的广阔疆域。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展示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军事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并暗示了此次阅兵的规模与影响力。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描绘了阅兵现场的祥瑞之气与美好氛围,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总结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文人墨客也参与了这次盛大的阅兵活动,他们以诗歌的形式歌颂这一盛事,体现了文化与军事的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国家的强盛、和平与繁荣,以及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晓祀

皇明严祀典,大孝极尊亲。

太室躬临祼,先陵复遣臣。

九重颁命晓,一节渡江春。

丰沛真王地,枌榆旧社民。

骏奔祗事早,斋宿省躬频。

殿阙风云盛,楸梧雨露新。

陈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

列岫天垂障,长淮地涌绅。

潜光腾白璧,盛德琢苍珉。

闭匠嗟秦侈,除瘐识汉仁。

玄堂存秘器,玉座仰清尘。

亿载灵如在,元正礼再申。

加笾时物备,奉俎大牲陈。

祝嘏传多祚,余膰及众宾。

献酬神惠浃,醉饱圣恩均。

风雪催归盖,江湖恋帝宸。

大郊期不远,言迈敢逡巡。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元夕钱塘怀古

闻说萧朝事,今宵昼日同。

都人丹阙下,天子彩楼中。

灯焰千枝月,衣香百和风。

坠钿随步拾,游骑彻明通。

节物长年在,豪华逝水空。

无因见遗老,重问古行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春雨轩

霢霂洒空蒙,凭轩望不穷。

温迷回雁渚,暖带落花风。

着柳应催绿,□桃更上红。

气萦蛛网□,润合燕泥融。

送响苔阶上,飘寒绿琐中。

此时须下榻,琴酌暂相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杏隐

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

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

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