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文叔(其一)

南风之薰兮五弦绝,可以解愠兮忧心益惙。

念寓形于溟涬兮,藐一沤之起灭。

前乎数千年之名世兮,后方来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来者不我接。

何彼顽之弗夭兮,而独萎乎此哲。

非夫人之立极兮,凛世路之迫阨。

惟圣斯恻兮,建学校以寿吾道之脉。

士不可辱兮又焉可杀,孰悟我圣明兮几袭秦之乱辙。

我公之忠愤贯日兮,所以疾驱而朅朅。

一去国兮一阴方猾,再去国兮重阴栗烈。

鄙夫熟视兮,壮群邪之蟠结。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阕。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风轻轻吹过,五弦琴声断绝,能舒缓心中的愁闷,却让忧虑更增。
思考自己在浩渺宇宙中的存在,如同泡沫的起落短暂无常。
遥想那遥远的古代名士,他们的名声虽久,但后人仍未停歇。
过去的时光不再停留,未来的岁月也不再相迎。
为何那些顽固的人不会早逝,而只有智者在此凋零。
不是这些人树立了准则,而是世道艰难,充满逼仄。
唯有圣贤感同身受,建立学校延续我们的道路精神。
士人不可受辱,更不能被杀,谁能理解我圣明的教诲,以免重蹈秦朝覆辙。
您的忠诚和愤怒直指苍天,驱使您坚定前行。
初次离开国家时正值阴险狡诈,再次离去则更为严寒刺骨。
庸人看得很清楚,邪恶势力盘根错节。
目光远望故乡田野,只能唱完《南风》这首曲子。

注释

薰:温暖、熏陶。
愠:恼怒、怨气。
溟涬:广阔无垠的海洋。
一沤: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名世: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凛:严寒、严峻。
学校:教育机构,此处象征文化传承。
圣明:明智、英明。
秦之乱辙:秦朝的混乱局面。
忠愤:忠诚和愤怒。
朅朅:坚定、决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蔡文叔(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政治理想的诗篇。

诗人通过南风和琴瑟之声,表达了自己解忧愁、舒心志的愿望。"念寓形于溟涬兮,藐一沤之起灭"显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前乎数千年之名世兮,后方来而未歇"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伟人与事件的仰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愿景。

"往者不我留兮,来者不我接。何彼顽之弗夭兮,而独萎乎此哲"诗人感叹世事无常,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无法真正把握。这样的无力感使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机会。

"非夫人之立极兮,凛世路之迫阨"可能指的是某种权力或势力的压迫,使得诗人的理想难以实现。"惟圣斯恻兮,建学校以寿吾道之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渴望,以及对教育的重视。

接下来的部分"士不可辱兮又焉可杀,孰悟我圣明兮几袭秦之乱辙"可能是在批判当时的政治黑暗和不公,诗人自诩为有见识的人,对比历史上的暴政,如秦朝的统治。

"我公之忠愤贯日兮,所以疾驱而朅朅"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位理想领袖的崇敬,这位领袖因忠诚和正义之心而受到压迫,因此不得不不断逃亡。

最后两句"一去国兮一阴方猾,再去国兮重阴栗烈。鄙夫熟视兮,壮群邪之蟠结"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对于某种政治势力或黑暗力量的憎恶和抵抗,而最后"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阕"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然唱着那解忧愁、抒发情感的南风之曲。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蔡文叔(其二)

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乔木斯坏兮栋梁曷任。

栌栌椳闑与扂楔兮,匠眯眯而弗寻。

况承天之八柱兮,穷岁月而莫登。

天岂不生材兮,郁牛山之嶙峋。

雨露之所润兮,存日夜之肫肫。

及大厦之将颠兮,无一木之可乘。

羌小民之怨咨兮,谓天不仁。

非道通乎三极兮,孰识天心。

天既仁爱我民兮笃生伟人,一去就兮治乱攸分。

天亦仁爱我公兮,不使见犬羊之骇奔,危机发兮众寐昏昏。

秉离明以为烛兮,魂营营而上征。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再吟。

形式: 古风

挽蔡文叔(其三)

南风南风兮,莫苏槁质。

坎离互宅兮,已翩翩乎月窟。

驾朱鸟以启路兮,潜玄宫而永息。

终长夜之漫漫兮,委人间之正则。

道所以经世兮,名不可以虚得。

方一去而即悟兮,可以淑艾乎士习。

倘再去而能悟兮,庶奸谀之屏迹。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

又何至于闯江踰岭兮,喋血上国。

思魏徵而奠九龄兮,吁其何及。

公虽九原兮,疑遗忠之尚尽。

我被公之知兮,始终如一。

不得哭公于堂兮,不得执公之绋。

我何负于神明兮,两足如絷。

歌南风之三叠兮,恨无极。

形式: 古风

挽潜斋王枢相(其一)

忠简流馀庆,文忠印此心。

词章传世早,事业得君深。

不尽风云会,宁知岁月侵。

九重惊殄瘁,谗者舌方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效希夷和陈北溪韵(其一)

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鲜。

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

一花一太极,独立形气先。

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