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文叔(其二)

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乔木斯坏兮栋梁曷任。

栌栌椳闑与扂楔兮,匠眯眯而弗寻。

况承天之八柱兮,穷岁月而莫登。

天岂不生材兮,郁牛山之嶙峋。

雨露之所润兮,存日夜之肫肫。

及大厦之将颠兮,无一木之可乘。

羌小民之怨咨兮,谓天不仁。

非道通乎三极兮,孰识天心。

天既仁爱我民兮笃生伟人,一去就兮治乱攸分。

天亦仁爱我公兮,不使见犬羊之骇奔,危机发兮众寐昏昏。

秉离明以为烛兮,魂营营而上征。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再吟。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风起时啊,吹动荆棘柴薪,高大的树木衰败,栋梁何处寻?
斧凿榫卯和门栓,工匠眯眼却难寻。
何况支撑天地的八根柱子,历经岁月却无人登临。
难道上天不生才,牛山的奇石多繁。
雨露滋润万物生长,日夜辛勤无停歇。
大厦将倾之际,竟无一根可用之木。
百姓哀怨声声,指责苍天不仁。
若非大道通达天地,谁能理解天意深沉。
天既仁慈待民,诞生伟大人物,他们治理天下,分辨混乱与安宁。
天也仁爱吾公,不让他目睹兽群惊惶奔逃,危机四伏,众人昏睡不醒。
手持光明如烛照,灵魂忙碌向上行进。
目光远望故乡田地,再次吟唱南风之歌。

注释

棘薪:荆棘制成的燃料。
乔木:高大的树木。
栋梁:房屋的主要结构,比喻栋梁之才。
栌栌椳闑:古代建筑用的榫卯和门栓。
匠眯眯:工匠专注而眯眼工作。
八柱:象征天地的支柱。
牛山:古代山名,象征丰富资源。
羌:古代民族名,此处泛指百姓。
犬羊之骇奔:比喻混乱的景象。
离明:明亮的火光或智慧。
魂营营:灵魂忙碌不安。
目断留田:目光远眺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挽蔡文叔(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对古人建造宫室、承担天意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自然法则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王柏先描绘了一幅南风吹拂下的景象,其中棘薪被吹散,乔木也随之而倒。栋梁断裂,显得无比凄凉。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描写,更隐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接着,诗人提到了承载天意的八柱,这里的“八柱”可能象征着宇宙秩序或权力结构。然而,岁月匆匆,而这些高大的支撑却无法永恒。这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宇宙法则的无奈感。

随后,诗人问道天是否不再生长材木,这里的“材”指的是可以用来建造房屋的树木。接着提到了郁牛山之嶙峋,这里可能是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象征着历史的沉积和文化的传承。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描述了雨露滋润万物,日夜不息的生长。然而,就连最坚固的大厦也有倾颓的一天,人们无法找到可依赖的支撑。这一段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文明脆弱性的感慨。

诗人随后转向了“羌小民之怨咨”,这里的“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小民”则是普通百姓。他们对于天不仁的抱怨,反映出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时的无助感。

接下来的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即宇宙法则和天意的思考。他认为,如果连三极(可能指的是天、地、人)都无法沟通,那么谁又能理解天心呢?

在最后几句中,王柏转而肯定了天的仁爱,他认为天生万物,尤其是伟大的圣人,并且治理着混乱的人世。诗中的“一去就兮治乱攸分”表明了这一点。同时,天也不让人们见到犬羊惊恐奔逃的情景,这里可能暗示着战争或灾难的避免。

在诗的结尾,王柏写道秉(执)离明以为烛,魂营营而上征。这可能是在比喻自己对于历史智慧的追求和向往。而“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再吟”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诗人希望重拾和歌颂那份美好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宇宙法则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蔡文叔(其三)

南风南风兮,莫苏槁质。

坎离互宅兮,已翩翩乎月窟。

驾朱鸟以启路兮,潜玄宫而永息。

终长夜之漫漫兮,委人间之正则。

道所以经世兮,名不可以虚得。

方一去而即悟兮,可以淑艾乎士习。

倘再去而能悟兮,庶奸谀之屏迹。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

又何至于闯江踰岭兮,喋血上国。

思魏徵而奠九龄兮,吁其何及。

公虽九原兮,疑遗忠之尚尽。

我被公之知兮,始终如一。

不得哭公于堂兮,不得执公之绋。

我何负于神明兮,两足如絷。

歌南风之三叠兮,恨无极。

形式: 古风

挽潜斋王枢相(其一)

忠简流馀庆,文忠印此心。

词章传世早,事业得君深。

不尽风云会,宁知岁月侵。

九重惊殄瘁,谗者舌方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效希夷和陈北溪韵(其一)

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鲜。

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

一花一太极,独立形气先。

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高风行怀本斋

人皆喜君出,我独喜君归。

君出岂不美,事业生光辉。

君归亦不恶,风味高一时。

人才有消长,世运有盛衰。

公论不可泯,隐显观妍媸。

隐者未必是,显者岂皆非。

遁世愧无闷,贫贱不可移。

得时必行志,斯世相纲维。

无闷是在我,行志未可期。

一处特易易,一出真难持。

利欲政滔天,四海皆疮痍。

世俗所荣者,君子方鄙之。

君开青云步,要津夫何疑。

手挥体国略,口讷阿世词。

长揖群玉府,拔足逃阱机。

黄鹄已高举,瓮盎喧醯鸡。

苕霅有清泚,一洗京尘缁。

故旧述间阔,松楸慰时思。

兰茁濯庭下,菊蕊黄东篱。

酒熟蟹螯健,橙香鲈脍肥。

至哉天下乐,何须卿相为。

解我橐中书,极深更研几。

圣门八字开,广大涵精微。

或参华山席,先天探包羲。

或巾高阳车,同载膝上儿。

苟足今世具,小需时运宜。

天意欲平治,当今非吾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