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招隐》诗,是明代诗人郭廷序所作,通过描绘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以“逍遥出城郭,步入西山阿”开篇,描绘了主人公离开喧嚣的都市,步入宁静的山林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逍遥自在。接着,“断桥芳草合,幽径落花多”,进一步渲染了山林中的静谧与美丽,芳草覆盖的断桥,落花铺满的小径,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扪萝跻绝壁,牵裳涉清波”则展现了主人公探索自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决心,通过攀爬陡峭的山壁,涉过清澈的溪流,表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閒云自舒捲,绿絮郁婆娑”描绘了云彩悠闲地舒卷,绿树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而“禽鸟巢丛竹,猿猱啸高柯”则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机勃勃。
“飞泉下岩窦,声如琴瑟和”将自然界的水流之声比作琴瑟之音,既表现了水声的和谐悦耳,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最后,“中有巢由徒,岁寒心靡他”点明了诗的主题,借巢由(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对坚守内心信念、不为外物所动的隐士生活的赞美。
“我欲往从之,雅志成蹉跎”表达了诗人自己虽有向往隐逸生活的雅致志趣,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迟回愆岁月,如此美人何”则是对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深深感慨,将隐士比作美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招隐》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