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独坐

明月在檐楹,披衣我独行。

如何一步地,偏生万里情。

去去我欲眠,明月不须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中秋夜独坐》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以及内心深处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句“明月在檐楹”,以“明月”为引子,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之夜,诗人独坐在屋檐下,月光洒满四周。这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场景中。

接着,“披衣我独行”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形象。他穿着衣物,独自在月光下行走,似乎在寻找什么,或是试图逃避什么。这种动作的描述,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如何一步地,偏生万里情。”这一句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看似在描述现实中的一步之遥,却突然间感受到了仿佛跨越万里的深情。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既突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深远与广阔,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对某种情感的深切渴望或思念。

最后,“去去我欲眠,明月不须明。”诗人似乎想要结束这番思绪,准备进入梦乡。然而,即使明月不再照亮他的路径,那份深藏于心的“万里情”依然如影随形,难以忘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中秋之夜诗人内心的孤独、挣扎、渴望与释然,是一幅深刻描绘人类情感世界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同集雪斋

塞外亦团圆,道古情乃至。

宛然一家人,刬却流离意。

薄暮各言归,一一边愁起。

形式: 古风

采蜜

深山有君臣,大义不敢忘。

枯木以为国,百花以为粮。

何以服其众,无毒者为王。

王居必有台,众游必有方。

朝出暮乃归,一心无别肠。

自谓可无患,世事固难量。

烈炬何方来,举国纷仓皇。

兴亡掌一反,倏忽无遗良。

物类虽甚微,性命关上苍。

区区口腹欲,无乃太惨伤。

尔蜂亦何愚,蓄积召祸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采药

灵根产兹土,辽邈绝人际。

一本三四桠,围叶如张盖。

结实挺中央,颗颗坠红米。

高出众草上,百步望光采。

群生必有长,约略具形体。

无茎曰睡参,坚白味数倍。

天子怜病人,岁中必命采。

枵腹入深林,阴翳日月晦。

旧人去易归,新人迷道里。

抱参不敢嚼,往往饱虎兕。

神农开祸先,遗累终不已。

形式: 古风

赏花

人爱花开好,我畏花开早。

开早落亦先,旭日无常照。

世无魏与姚,各自矜芳号。

富贵岂久长,露晞色随槁。

我每见花哭,人争见花笑。

笑哭亦何关,衰荣本天造。

百物信有时,黄紫递光耀。

为语赏花人,徒然乱怀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