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

人爱花开好,我畏花开早。

开早落亦先,旭日无常照。

世无魏与姚,各自矜芳号。

富贵岂久长,露晞色随槁。

我每见花哭,人争见花笑。

笑哭亦何关,衰荣本天造。

百物信有时,黄紫递光耀。

为语赏花人,徒然乱怀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赏花》,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以花喻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人爱花开好”,点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接着,“我畏花开早”转折,诗人表达自己对花开过早的担忧,预示着美好事物可能不会持久。随后,“开早落亦先,旭日无常照”,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难以长久存在的道理,如同朝阳般短暂。

“世无魏与姚,各自矜芳号”两句,通过类比古代两位著名的花卉品种——魏紫和姚黄,暗示即使是最珍贵的花朵,也难逃自然规律的限制,最终会凋谢。接下来,“富贵岂久长,露晞色随槁”则将话题转向人生的富贵与荣华,指出这些美好的事物同样无法永恒,如同晨露般易逝。

“我每见花哭,人争见花笑”对比了诗人与他人的不同态度,诗人因花的衰败而感伤,而他人则因花的盛开而欢笑。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们面对美好事物时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最后,“笑哭亦何关,衰荣本天造。百物信有时,黄紫递光耀”总结了人生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一切美好事物都有其生灭之时,这是自然法则,无法改变。同时,诗人提醒赏花之人,不必过于纠结于花的盛衰,因为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命周期,黄花与紫花交替绽放,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循环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价值与无常,以及在面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时应有的态度。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狗奶子

中原所不识,神农所不载。

味酸性微寒,嘴尖腹渐大。

丛生缀短枝,浑疑人血洒。

碎捣蜜罗澄,粉如割成块。

陈列俎豆间,明明格上帝。

此物亦有时,黍稷皆下拜。

形式: 古风

赠两公子

公子年方少,举止皆老成。

阿兄益威重,阿弟神复清。

总角遭乱离,高冈无凤鸣。

从父窜东海,赤脚走层冰。

虽乏金与粟,卷帙犹满籯。

斗室足咿唔,晨夕披不停。

古人有心血,今人有眼睛。

读书只读字,大海无涯津。

性道本饮食,瓦砾通神明。

苟自得网纽,千载任纵横。

天地我注脚,何况是六经。

切磋即手足,菽水见模型。

搦管尔家事,文章出至情。

勖哉两公子,艰虞力弥增。

今古无别路,非关世上名。

形式: 古风

人家小儿女,举头见月笑。

山中老洞猿,见月一长叫。

物感固自殊,明月同一照。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与希焦二道者夜谈漫纪

崔嵬丹凤阙,旁耸大罗宫。

中有两道士,老少颜皆童。

少者王子晋,老者是葛洪。

头戴五岳冠,霞裾佩玲珑。

相将步高坛,琅璈响碧空。

曲终天欲曙,紫雾杂幡幢。

有时草玄文,翩若戏海鸿。

有时看宝剑,光芒斗牛冲。

冰雪贮心腹,秋水湛方瞳。

架上九丹经,云锦百千重。

问以世间典,亦有旧诗筒。

疑尔食字化,又疑白鹤双。

忆我初来时,萧索若飘蓬。

李君下拜揖,遥指昆崙峰。

千尺水晶楼,白云有路通。

竹杖叩丹扄,一见气舂容。

不识人间礼,欣此邂逅逢。

饮我鸭绿江,食我西山松。

赠我白马牙,衣我千针缝。

乞者固无厌,施者意方隆。

共坐论南华,麈柄各横纵。

出门薄云车,金勒玉面骢。

瞬息三千里,往来若游龙。

匪特仙骨轻,兼之侠气雄。

最爱秦三良,三年煮石供。

忽闻胥靡饥,中心已忡忡。

欲将洛多士,尽置碧纱笼。

吁嗟下界苦,药裹安足充。

愿借白羽扇,熄此天地烽。

愿借太乙炉,榾柮燄方红。

全收古今愁,付此鼎中镕。

鍊成五色石,以补西北穹。

再借一指头,著我七尺筇。

一点医巫闾,化作万选铜。

白拂从中分,相峙若泰嵩。

一饱山中狼,一以济裸虫。

然后拾其馀,置之布袋中。

十日买一雨,五日买一风。

更买双凤凰,朝夕鸣梧桐。

一鸣黄河清,再鸣菽麦丰。

二仙笑余言,兹愿何匆匆。

一治复一乱,天运无终穷。

烽火夺炊烟,甲士讵为农。

閒愁亘古今,女娲叹无功。

狼贪不可厌,林林祸方丛。

古佛虽大悲,难挽水火风。

买风复买雨,能令宙合同。

何似买杲日,高挂扶桑东。

光照北邙山,永塞高下舂。

凤凰亦有死,黄鹄一飞翀。

骑之游九州,长笑入崆峒。

予复笑二仙,斯志亦未崇。

不如买鼠须,束笔拟长杠。

高旻展素笺,浩浩写心胸。

心胸亦何有,浮云日夜撞。

倾血三百斛,奔流泻石谼。

化作大海涛,一荡天地蒙。

冥漠前致辞,恍惚觌仪容。

知是前代人,燐光如白虹。

三读不二歌,声声噎寒钟。

二仙寂不言,怪涕亦无从。

暗风吹窗棂,残月若朦胧。

鸡声催天衢,妄谈犹未终。

吁嗟此一时,万年想高踪。

一个寒冰佛,长伴两木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