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偏远之地,生长着一种名为“睡参”的珍贵药材。它生长于荒野,远离人间,独树一帜,其形态独特,果实鲜红,高耸于杂草之上,光彩夺目。诗中以“灵根”形容其神秘与珍贵,以“辽邈”表现其孤绝与遥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睡参”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貌。
接着,诗人通过“天子怜病人,岁中必命采”一句,点明了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被皇家视为珍宝,每年都会派遣专人采集。然而,采集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与危险,“枵腹入深林,阴翳日月晦”,描述了采集者在深山老林中艰难跋涉,面对昏暗不明的环境,以及可能遭遇的野生动物威胁。
诗中还提到了“旧人去易归,新人迷道里”,反映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熟悉路径的老采集者也难以轻易返回,对于新来的采集者来说,更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最后,“抱参不敢嚼,往往饱虎兕”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采集者对“睡参”的敬畏之心,即使手中握有如此珍贵的药材,也不敢轻易食用,生怕成为虎兕口中的猎物。
整首诗通过对“睡参”采集过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生命之源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