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

漠漠天南烽燧清,三千幕府教精兵。

猿啼忽下新秋泪,虎啸频闻白日声。

深树夹山通使路,重岚入户湿行旌。

浮生踪迹浮名里,满目风尘损宦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方边疆的行旅经历,充满了壮阔与悲凉之感。

首联“漠漠天南烽燧清,三千幕府教精兵”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边关景象,烽火已熄,一片宁静,三千士兵在幕府中接受严格训练,预示着边防的稳固与军队的强盛。

颔联“猿啼忽下新秋泪,虎啸频闻白日声”运用拟人手法,猿猴的哀鸣和老虎的咆哮,仿佛是自然界的悲歌,映衬出边关的凄凉与战争的残酷。新秋的泪水与白日的声响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既壮烈又悲凉的氛围。

颈联“深树夹山通使路,重岚入户湿行旌”描绘了边关的地理环境,深邃的树林、连绵的山脉、厚重的云雾,构成了一幅险峻而神秘的画面。使路的通达与行旌的湿润,既体现了边关的交通要道,也暗示了边防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浮生踪迹浮名里,满目风尘损宦情”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与官场的感慨。在边关的动荡与艰苦中,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般飘摇不定,追求的名声与地位似乎也变得虚无缥缈。满目的风尘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更象征着官场的污浊与世态炎凉,让作者的官场情感受到了损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关生活的艰苦与壮美,以及作者对人生与官场的复杂思考。

收录诗词(21)

薛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坐太平寺绝顶山房答杨用修太史

危岑八月晓来天,山日高升尚黯然。

鸟识树头安似夜,岚过檐底重于烟。

频思旧契人形梦,忽得新诗意在篇。

薄宦苦为王事役,不知秋色到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蔺州寨入向堡

伐棘锄茅径始开,客衣轻露洒珠来。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

树果垂垂秋色老,山猿攘攘暮声哀。

行穷浮世难行路,故国沧洲未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行即事八韵

铜标犹未睹,水道指关南。

有地皆垂蔓,无林不是楠。

秋波千里縠,晓气万重岚。

去处将风采,行囊尽药担。

猿啼山下棹,蛇挂树边庵。

许国宁辞苦,思亲欲进甘。

客悰迷徼路,归梦趁江潭。

一卷离骚晚,掀帘颂再三。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月夜过渔埠口

霜风吹鬓急王程,野水寒宵度月明。

不及芦中老渔父,扁舟长篴傍江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