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名为《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友人吴正肃的深切缅怀。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回忆起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候两人一起在学堂中学习,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向上的激情。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这里的“重言”指的是深刻的话语或承诺,而“厚德”则是形容友人的高尚品德。作者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对吴正肃深厚的怀念之情,因为他的美好品质和对朋友的承诺是无法忘记的。
“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玉麈”通常用来形容清澈的泉水,这里可能暗喻友人如同那清泉一般纯净而又持久。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怀念。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作者的悲伤之情。面对失去亲朋好友的现实,他只能将哀痛的心情寄托于大自然,希望能有人理解并共鸣他的悲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美好品德的赞颂,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和无法忘怀的友谊。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辞华已独步,政治复无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戴二天。
于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
皇家延茂异,鹗立迥无伦。
高议谁能夺,英才自有真。
骅骝宁受絷,水鉴不栖尘。
试为咨清论,风流第几人。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仁圣初承绪,敷天吁隽贤。
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化宣。
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