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叠嶂平芜外,依依识旧邦。

气高诗易怨,愁极酒难降。

树暗支公院,山寒谢守窗。

殷勤楼下水,几日到荆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在层层叠嶂和广阔的平原之外,我依稀辨认出故乡的模样。
心情高昂时写诗容易带出哀怨,极度忧愁时却难以借酒浇愁。
树木掩映中的支公院显得幽深,寒冷的山风摇动着谢守的窗户。
那楼下的流水啊,你殷勤地流淌,不知何时能抵达荆州江边。

注释

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峰。
平芜:广阔的草地。
旧邦:故乡。
气高:情绪高昂。
诗易怨:诗歌容易表达出哀怨的情绪。
树暗:树木茂密。
支公院:可能指代某个以支遁(支公)命名的寺庙。
谢守窗:可能是某位名叫谢的官员的居所。
殷勤:热情而周到。
楼下水:指楼下的溪流或河水。
荆江:长江在湖北荆门至湖南岳阳一段的别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行的无奈情感。"叠嶂平芜外,依依识旧邦"表达了诗人站在连绵的山峦之外,对着一片荒芜的景色,心中涌现出对故乡的深切记忆和依恋。

"气高诗易怨,愁极酒难降"则写出了诗人的情感到了极点,高昂的情操容易引起悲怨,而即使是用酒来浇愁也感到困难,因为心中的忧伤太过深重,难以消解。

"树暗支公院,山寒谢守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萧瑟的景象,树木投下阴影覆盖着庭院,而远处的山峦在寒风中显得尤为荒凉,守望的人或许已经关闭了窗扉,以避寒冷。

"殷勤楼下水,几日到荆江"则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迫切期盼,那流淌不息的河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殷殷情意,而他心中计算着,又有多少日子才能到达那遥远的荆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故洛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十里蒹葭入薜萝,春风谁许暂鸣珂。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

风暖曲江花半开,忽思京口共衔杯。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蓟门高处极归思,陇雁北飞双燕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题韦曲野老村舍二首(其一)

绕屋遍桑麻,村南第一家。

林繁树势直,溪转水纹斜。

竹院昼看笋,药栏春卖花。

故园归未得,到此是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