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
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
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
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勾勒出一个春意盎然、雨后的宁静场景,其中“草木春深后”表达了春天的繁盛,“山川雨过时”则是对这个季节特有景象的细腻描绘。接下来的“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显示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自然景色有着深深的钟爱和留恋,即使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也不愿忘记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诗意画卷。
“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在孤独漂泊状态的感慨。在这两句中,“好尚”指的是依然如故的美好,而“旧若此”强调了这种美好的持续;“飘零今比谁”则是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奈和悲凉,感觉到自己像落叶般孤独漂泊,没有可以比较的对象。
最后,“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争如”意味着难以比拟,“画堂”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而“日日听新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和交流的热爱,以及希望每天都能听到新的、美妙的诗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同时又表达了对艺术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
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目昏。
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
林下览清旷,此怀殊不羁。
散行轻帻便,独酌小瓯宜。
自可追三乐,何须作五噫。
世情歌笑外,纷扰竟何为。
正一受天箓,腰垂神虎章。
群魔狱幽隐,秘篆刻青苍。
故事骇前志,馀威惊大荒。
谁能识奥诀,禹步学魁罡。
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