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得意时。

志快不须求事显,书成当自有人知。

林泉且作酬心物,风月聊充藉手资。

多少宽平好田地,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而是在安逸的生活中感到满足的时候。
志向高远不必追求外在的显赫,只要作品完成自然会有人欣赏。
把山林泉石当作内心的寄托,把风花雪月当作创作的辅助资源。
有许多宽广平坦的土地,尧夫并不是仅仅因为热爱写诗。

注释

尧夫:指陈师道,字履常,宋代诗人。
吟诗:写诗。
安乐窝:指舒适、悠闲的生活环境。
志快:志向高远。
事显:外在的显赫成就。
书成:作品完成。
有人知:被人欣赏。
酬心物:寄托心灵的事物。
藉手资:辅助创作的资源。
宽平好田地:比喻生活条件优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三)》,主要表达了诗人邵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见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出于内心的喜好和情感表达。在“安乐窝中得意时”一句中,他强调了在享受生活安宁与快乐的时候,诗歌成为了他抒发情感的方式。

“志快不须求事显,书成当自有人知”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价值观,他认为一个人的志向高远,不必急于追求外在的显赫地位,因为真正的才华和作品自然会得到认可。诗人将创作视为内心的酬答,通过“林泉且作酬心物”,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风月聊充藉手资”进一步说明,诗人把清风明月当作写作的灵感来源和精神寄托,这体现了他的闲适与淡泊。最后,诗人以“多少宽平好田地,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他的确不是仅仅因为吟诗而吟诗,而是因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邵雍在安逸生活中对诗歌的热爱,以及他对于个人志向和创作价值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九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春秋后语时。

七国纵横如破的,九州吞吐若枰棋。

君臣自作逋逃主,将相无非市井儿。

篆入草书犹不误,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手时。

善死自明非不死,有知谁道胜无知。

杨朱眼泪惟能泣,宋玉心胸只解悲。

为报西风漫相侮,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八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忖度时。

先见固能无后悔,至诚方始有前知。

己之欲处人须欲,心可欺时天可欺。

只被世人难易地,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二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砚时。

玉未琢前犹索辩,金经煅后更何疑。

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

天外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