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六和寺

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

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

见此俗虑减,入门心更清。

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

天晴修竹外,飒有风雨声。

僧云金鱼池,近日秋雨足。

馀波落清壁,散作雪色瀑。

徐兴视其流,登高穿屈曲。

忽逢白练飞,碎点溅珠玉。

清泠振毛发,潇洒荡心腹。

金鱼在何处,演漾戏平陆。

鳞鬣老愈黄,点漆作双目。

忆为儿童时,尝剧此池旁。

闻人说金鱼,已谓百岁强。

今踰二十年,僧死草木荒。

此鱼尚无恙,纤质不改常。

谓鱼非灵物,安得擅久长。

四海波浪高,三江网罗密。

长鲸丧明珠,幽暗无白日。

我疑龙变化,就此溪中逸。

纷纶乾坤争,浩荡风霆出。

何如守一泓,无得亦无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六和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苍崖”、“石林”、“流水”、“修竹”等,营造了一种既雄浑又清幽的氛围。

首句“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目的地——六和寺,并以“苍崖”这一意象,暗示了行程的崎岖与探险的意味。接着,“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两句,通过“石林”与“流水”的动态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见此俗虑减,入门心更清”两句,表达了诗人进入寺庙后心灵的净化与平静,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人心的抚慰作用。随后,“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小亭稍作休息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

“天晴修竹外,飒有风雨声”两句,通过晴朗天气与竹林外的风雨声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与动感。接下来,“僧云金鱼池,近日秋雨足”两句,引出了金鱼池的描写,为后续的金鱼形象铺垫。

“馀波落清壁,散作雪色瀑”描绘了金鱼池中的水流景象,以“雪色瀑”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另一面。随后,“徐兴视其流,登高穿屈曲”两句,描述了诗人细致观察水流的过程,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探索与欣赏。

“忽逢白练飞,碎点溅珠玉”两句,生动描绘了金鱼跃出水面的瞬间,以“白练”、“珠玉”等意象,展现了金鱼的灵动与美丽。接下来,“清泠振毛发,潇洒荡心腹”两句,表达了诗人被金鱼之美深深触动的感受,体现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金鱼在何处,演漾戏平陆”两句,通过金鱼的活动场景,展现了其自在生活的状态。“鳞鬣老愈黄,点漆作双目”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金鱼的老态与独特之处。

“忆为儿童时,尝剧此池旁”两句,唤起了诗人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金鱼池的深厚情感。“闻人说金鱼,已谓百岁强”表达了人们对金鱼长寿的传说信以为真。“今踰二十年,僧死草木荒”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此鱼尚无恙,纤质不改常”表现了金鱼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变。

“谓鱼非灵物,安得擅久长”两句,提出了对金鱼长寿现象的思考,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四海波浪高,三江网罗密”则描绘了外部世界的复杂与危险。“长鲸丧明珠,幽暗无白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慨。

“我疑龙变化,就此溪中逸”两句,将金鱼与龙相联系,赋予了金鱼神秘与超凡的色彩。“纷纶乾坤争,浩荡风霆出”描绘了天地间的激烈竞争与动荡。“何如守一泓,无得亦无失”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金鱼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和常父湖州界中

常民踏车将纳水,今民踏车将出水。

大田不复见沟塍,洪潦汗漫来千里。

昨在会稽固已闻,湖州春雨夏不止。

吹堤卷石冒城郭,馀波之潴此乃是。

至今蒲蠃在民屋,冢树伐尽生葭苇。

茅檐破漏不暇完,父子茕茕瘦相倚。

西风摇落天地秋,下污上莱无所收。

新田今已不可种,问民出水将安求。

水乾鱼虾或易得,且以咀嚼充饥喉。

贫者往往鬻儿女,征徭纷纷复不休。

我从农夫遗斗米,自顾饱食诚堪羞。

四方近日苦穷乏,嗟我有意奚能周。

形式: 古风

戏张子厚

子厚誇善棋,益我以五黑。

其初示之羸,良久出半策。

波冲与席卷,揉攘见败北。

我师如玄云,汗漫满八极。

子厚若残雪,点点无几白。

是时秋风高,万里鹰隼击。

鹪鹩伏深枝,顾视颇丧魄。

勒铭亭碑阴,所以诧棋客。

形式: 古风

泛涟水

涟漪二十里,清淡得我性。

微风不复摇,天水相与净。

秋容入崖柳,晚色依渔艇。

彷佛会稽游,南湖似明镜。

形式: 古风

杨道中同行而追随不可及闻先在海州

紫芝眉宇不可见,一叶小舟如掣电。

青山云外半出没,白鸟溪边空绚练。

朝行苍莽带残月,暮宿萧条闻落霰。

岂无斗酒为君倾,起望苍波隔长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