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

关山杜宇。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此别经年,落花谁是主。

形式: 词牌: 垂杨

翻译

山岭间的杜鹃鸟,为何每年都要唤走美好的春光。
我害怕登上高高的城墙遥望远方,只见烟雾弥漫,南边的水边一片迷茫。
清晨的卖花声回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东风吹过,连庭院都充满了春的气息。
正当我在纱窗下沉睡,被清新的春风惊醒,醒来后发现眉黛紧锁,心中愁绪丛生。
一夜之间狂风骤雨肆虐,西园的美景难以停留。
试着去盘点那些花朵,连黄莺燕子都沉默不语。
纤细的手指徒然折断了梨花,面对寒食节,心情郁郁寡欢。
向春天之神询问,这一别已是一年,落花飘零,谁才是它们的主人?

注释

杜宇:杜鹃鸟。
韶光:美好的春光。
南浦:南方水边。
纱窗:带有细孔的窗户。
翠蛾:女子美丽的眉毛。
西园:花园或园林。
芳菲:花草的芳香和美丽。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两天。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落花:凋谢的花朵。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垂杨》是一首抒写春日离愁与伤感的词作。开篇以“关山杜宇”起兴,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时光流逝,唤起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他害怕登高远望,因为烟水迷茫让南浦(河流转弯处)的景色变得模糊,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接下来,词人描绘了清晨的市井景象,卖花声在天街回荡,东风拂过窗户,将诗人从梦中唤醒,然而这美景却只能带来愁绪,如同翠蛾(女子的眉毛)因惊醒而皱眉。一夜风雨过后,西园的春色显得匆忙凋零,连莺燕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声。

诗人轻轻折下梨花,面对寒食节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厌倦和哀伤。他向春神东君发问:这一别之后,经年累月,落花飘零,又有谁是它们的主人呢?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

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

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

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

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

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

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露团渐冷,又今年、孤负中秋明月。

谁念江干、憔悴我,梦断芙蓉城阙。

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

行人何处,也应珠泪凝睫。

常记楼上歌声,一尊酒尽,默默无言别。

恨杀鸳鸯滩下水,不寄题诗红叶。

聚泪鲛绡,画眉螺黛,总在归时节。

百年心事,等闲休向人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题阙

江湖落魄,鬓成丝、遥忆扬州风物。

十里楼台,帘半卷、玉女香车钿壁。

后土祠寒,唐昌花尽,谁看琼枝雪。

山川良是,古来销尽雄杰。

落日烟水茫茫,孤城残角,怨入清笳发。

岸舣扁舟人不寐,柳外渔灯明灭。

半夜潮来,一帆风送,凛凛森毛发。

乘流东下,玉箫吹落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