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

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

旧业不见弃,还山从此辞。

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

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岁月即将过去,长久未能赴南山之约。
旧日产业未被抛弃,我决定从此告别尘世归隐山林。
我要去南涧处理麻料,东边田地收割小麦。
对着美酒,等待着鸡黍煮熟,有时会在闭门中度过风雪天气。
如果不是你的一再邀请,又有谁能安慰我这遥远的思念呢?

注释

淹留:停留。
岁将晏:年岁将近年底。
久废:长久搁置。
南山期:南山之约(指隐居的愿望)。
旧业:旧有的产业或职业。
见弃:被抛弃。
还山:归隐山林。
沤麻:浸泡麻纤维使其软化。
南涧:南方的溪涧。
刈麦:割麦子。
东菑:东方的田地。
对酒:对着美酒。
鸡黍熟:鸡肉和黄米饭煮熟。
闭门:关门在家。
风雪时:风雪天气。
延首:期待,盼望。
遥相思:遥远的思念。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离去时的不舍。"淹留岁将晏,久废南山期"表明时间在流逝,长久以来一直想访问南山,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迟延。这不仅是对自然之旅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留恋。

"旧业不见弃,還山从此辞"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割舍之情。"旧业"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在世俗中的职责或事业,而现在他选择了放下这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沤麻入南涧,刈麦向东菑"描绘了一幅农耕图景。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从繁忙都市生活回归到田园生活的心愿,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安宁和满足。

"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则是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生活画面。这里的"对酒"意味着独自品尝美酒,而"鸡黍熟"则是一种简单而温馨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充满了雪花飘落的冬日,诗人选择关闭门扉,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这里的"非君"可能指的是远方的亲朋好友,而"一延首"则是对他们深情的思念。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诗人最想得到的安慰就是来自这些远方亲人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联系,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人生道路上,也渴望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与支持。

收录诗词(38)

祖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 号:均不详
  • 籍贯: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699~746

相关古诗词

田家即事

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

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

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已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家园夜坐寄郭微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

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

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

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友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