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庵

我游重阳庵,不见重阳子。

丹成飘然与世辞,骑龙遨游太清里。

三山等鳌簪,四海犹杯水。

万里一瞬间,千年片时耳。

后人作屋青山头,重阳不来人自游。

长风萧萧日杲杲,醉卧白石临清流。

青衣洞,深且幽,衔花野鹿鸣呦呦。

仰招浮云唤白鹤,吾将与尔仍丹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重阳子的追忆与想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诗中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

首句“我游重阳庵,不见重阳子”,点明了地点和主题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重阳子的怀念。接着,“丹成飘然与世辞,骑龙遨游太清里”两句,通过描述重阳子炼成仙丹后乘龙遨游天际的情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

“三山等鳌簪,四海犹杯水”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三山比作高耸的鳌簪,四海比作小杯中的水,形象地表现了重阳子所处世界的广阔与渺小,进一步强调了其超凡的地位和视野。

“万里一瞬间,千年片时耳”则表达了时间的相对性和生命的短暂,暗示了重阳子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却永存于世。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后人在重阳庵的活动,以及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长风萧萧日杲杲,醉卧白石临清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长风与杲杲之日相映成趣,醉卧白石旁,面对清澈的流水,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青衣洞,深且幽,衔花野鹿鸣呦呦”通过描绘深邃幽静的青衣洞和欢快的野鹿,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生机,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仰招浮云唤白鹤,吾将与尔仍丹邱”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界的灵物共舞,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同时也寄托了对重阳子精神的传承与追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远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送莫同知弟北归赴试

省墓才南下,辞家又北征。

淮山临驿路,易水绕都城。

夜雨鸰原梦,春风雁塔名。

遥知曲江畔,骑马看花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吴铁峰

春色浓如酒,行行劝一杯。

送君嗟此别,执手问重来。

野鸟迎人语,林花著雨开。

维舟未忍发,日暮更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竹房

爱此竹房好,偏宜方外情。

前村江动月,清梵昼销声。

讲后雨花乱,风来天籁鸣。

与师分半榻,高卧尽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母舅朱渔隐

十年才一见,离合动悲伤。

授璧投河水,驱车送渭阳。

青山明夕照,黄菊款秋光。

莫惜频来过,慈亲鬓已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