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厌看家园桃李春,踏青行遍四山村。
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句。从字面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家园中桃李盛开景象的喜悦之情,以及在春天踏青行走于四山之间的欢愉心境。"厌看家园桃李春"一句,通过"厌"字传递出一种既满足又稍微有些过剩的意味,表明诗人对这种美好的景象已经欣赏了很多,但依然忍不住想要再次去欣赏。"踏青行遍四山村"则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田野间漫步,每一个脚印都踏在了那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穿梭于四周的小山村之间。
接着的"芳菲看尽还归看","芳菲"指的是花开得很盛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诗人看得虽然很多,但依旧不满足,还想要再去欣赏那即将凋零的美好。最后"看得园花特地新",则表达了诗人每一次的观看都能发现新的美,不断地在心中激起对春天的赞叹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以及他那种不愿错过任何一刻美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这种写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通过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中简单而纯净生活的憧憬。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数间茅屋傍山根,一队儿童出竹门。
只爱行穿杨柳渡,不知失却李花村。
胡床脚底万峰寒,拄杖锥尖乱藓斑。
天柱冈头行未饱,相携更上一重山。
嫩晴无日也无风,政是春光酒样醲。
行到中峰元未觉,回头已度打头峰。
仰树看花不见梅,闻香疑在别园开。
更行数步偶回首,却被青松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