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民云山障子为萧德颢题

昔闻朱侯写山水,一幅争投百金价。

至顺今来七十年,却在桃源看图画。

生绡八尺垂中堂,群山叠出开青苍。

前峰如屏锦霞烂,后岭岧峣插天半。

春风啼鸟浑欲闻,石磴盘盘屡回转。

双松如龙千尺强,几年偃蹇山之阳。

松根古道向何处,策马担簦去无数。

别看丹翠出层楼,云影浓遮入无路。

云遮雾滃深复深,信有隐者藏中林。

高怀远致不可即,空望微茫劳我心。

当时此景知何地,雁荡兰亭岂相似。

自是天机妙入神,位置从容见精意。

朱侯朱侯追郑老,笔势词华共妍好。

此图三绝交辉煌,千载人间视为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朱泽民云山障子为萧德颢题》,是对画家朱泽民作品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朱泽民所绘山水画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水之美。

诗的开头提到“昔闻朱侯写山水”,点明了画家朱泽民的技艺高超,其作品曾以极高的价格受到追捧。接着,“至顺今来七十年”表明这幅画历经时间考验,依然珍贵。诗人描述了画作的尺寸与布局:“生绡八尺垂中堂”,展现出了画作的宏大与庄重。群山叠嶂,色彩青苍,前峰如屏,后岭高耸,春风吹拂,鸟鸣声声,石径蜿蜒,双松挺立,古道延伸,云雾缭绕,隐者藏身其中,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神秘感。

诗人对朱泽民的画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与哲理。诗中还提到了朱泽民对前辈郑板桥的追随与致敬,以及作品的三绝(画艺、文采、意境)交相辉映,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瑰宝。

整首诗通过对朱泽民山水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美的赞叹与对画家卓越才华的钦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李昌祺

盛年读书擢科第,共睹词华艳云绮。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彭仲宜归荆州

四月都城风日好,远客违家思芳草。

秦淮河畔问南船,重译楼前出长道。

道傍送者皆缙绅,玉堂编修情独亲。

此来相看轻千里,此会相欢能几晨。

晨发无由执杯酒,折赠空持白门柳。

临分缱绻复申言,已去苍茫尚回首。

芦笋纷纷接浦桥,鲥鱼队队逐兰桡。

吹笛晚邀池口月,扬帆晴带海门潮。

归到绣林应夏五,鹧鸪啼歇榴花吐。

家庆趋承白发欢,云光回粲斑衣舞。

还携双鲤放江湄,江水朝宗日夜驰。

都将乡邑平安报,稍解京华契阔思。

形式: 古风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夫容绿水光鲜妍,芳春秀质何娟娟。

六年虎观驰彩笔,十月鸥江回画船。

醉写银瓶送将别,秋菊垂花纷可撷。

请看石上青琅玕,早晚凌云挺高节。

形式: 古风

题杨学士藏陈所翁四龙图

近代画龙谁第一,举世所重闽陈容。

秘府人家屡曾见,叶公虽古难独工。

此图四龙妙无敌,变化奇态才数尺。

乾坤黯黪閟云雾,风雷奔驱裂崖石。

腾身并出青冥上,盘拿夭矫皆相向。

神光睒矆如剑铓,倒捲江潮起银浪。

陈翁画意与谁同,爱龙所重泽物功。

炎飙六月撼原野,矫首滂沱如画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