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卿谪江西

海上风尘未罢兵,如何严助厌承明。

故人惨淡浮云色,逐客萧条白雪晴。

落日挂帆彭蠡泽,清秋伏枕豫章城。

诗篇已侧当时目,不必兼传抗疏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明卿谪江西》。诗中描绘了友人被贬至江西时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首联“海上风尘未罢兵,如何严助厌承明”以海上风尘未息、战争不断为背景,暗喻友人被贬的不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同情。

颔联“故人惨淡浮云色,逐客萧条白雪晴”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漂泊的浮云和被放逐的雪后晴空,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在贬谪路上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对未来未知命运的迷茫。

颈联“落日挂帆彭蠡泽,清秋伏枕豫章城”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离开时的景象:夕阳西下,友人独自挂帆远行,而诗人则在清冷的秋夜中,伏枕思念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尾联“诗篇已侧当时目,不必兼传抗疏名”则是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有才情却因政治原因遭受贬谪的命运。诗人认为,友人的诗篇足以感动人心,无需再强调其抗疏之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其遭遇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贬谪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将归郡属元美出使畿内作此为别

西方千骑至朝宗,使者衔恩下九重。

握手白云生钜鹿,离心落日满卢龙。

青春上苑还堪醉,我辈中原未可逢。

雄剑有神君自爱,莫令风雨暗芙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郡斋同元美赋得河字

孤城高枕日蹉跎,使者乘槎自九河。

乱后故人京洛少,秋来山色郡斋多。

诗名更向风尘起,傲吏还能意气过。

我亦平生难尽醉,开樽无奈子猷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元美登郡楼二首(其一)得秋字

开轩万里坐高秋,把酒漳河正北流。

自爱青山供使者,谁堪华发滞邢州。

浮云不尽萧条色,落日遥临睥睨愁。

上国风尘还倚剑,中原我辈更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元美登郡楼二首(其二)得云字

摇落高楼此对君,天涯不复有离群。

衔杯大麓来秋色,倚槛邢台过白云。

树杪人家漳水出,城头风雨太行分。

极知今日同王粲,赋就还应邺下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