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三朅来(其二)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中采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超脱尘世的愿望。首句"山上朅来采新茗"直接投入画面,将读者带入春日清新的山林之中,"新花乱发前山顶"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接下来的两句"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岵",通过对玉石和钟乳的描绘,突出了自然界的珍奇与山林深处的静谧。这里的“琼英”指的是美丽如玉的花朵,“钟乳碧”则形容了钟乳的青翠色泽,"丛丛高下随崖岵"展示了植被在不同高度的山崖间生长的情景。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找仙境的愿望。诗人通过否定“蓬莱”——传说中的仙岛,是否真的存在仙药来隐喻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诗人通过远观“裂鼻香”——一种传说中的香气,以及“骑白鹤”的意象来表达对飞翔、超脱现实世界的向往。这里的“白鹤”常被用作仙境或自由灵魂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山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125)

李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 字:不详
  •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约80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春山三朅来(其三)

采药朅来药苗盛,药生只傍行人径。

世人重耳不重目,指似药苗心不足。

野客住山三十载,妻儿共寄浮云外。

小男学语便分别,已辩君臣知匹配。

都市广长开大铺,疾来求者多相误。

见说韩康旧姓名,识之不识先相怒。

形式: 古风

寄河阳从事杨潜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回舟偶得风水便,烟帆数夕归潇湘。

潇湘水清岩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

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属。

进者恐不荣,退者恐不深。

鱼游鸟逝两虽异,彼此各有遂生心。

身解耕耘妾能织,岁晏饥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岁馀,渔樵一半分渠力。

吾友从军在河上,腰佩吴钩佐飞将。

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

见君颜色犹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

落日驱车出孟津,高歌共叹伤心地。

洛邑秦城少年别,两都陈事空闻说。

汉家天子不东游,古木行宫闭烟月。

洛滨老翁年八十,西望残阳临水泣。

自言生长开元中,武皇恩化亲沾及。

当时天下无甲兵,虽闻赋敛毫毛轻。

红车翠盖满衢路,洛中欢笑争逢迎。

一从戎马来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

九重宫殿闭豺狼,万国生人自相噬。

蹭蹬疮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纵横。

中原膏血焦欲尽,四郊贪将犹凭陵。

秦中豪宠争出群,巧将言智宽明君。

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君不见昔时槐柳八百里,路傍五月清阴起。

只今零落几株残,枯根半死黄河水。

形式: 古风

寄荆娘写真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

青楼曈昽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

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

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

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笺替传语。

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

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

上清仙女徵游伴,欲从湘灵住河汉。

只愁陵谷变人寰,空叹桑田归海岸。

愿分精魄定形影,永似银壶挂金井。

召得丹青绝世工,写真与身真相同。

忽然相对两不语,疑是妆成来镜中。

岂期人愿天不违,云軿却驻从山归。

画图封裹寄箱箧,洞房艳艳生光辉。

良人翻作东飞翼,却遣江头问消息。

经年不得一封书,翠幕云屏绕空壁。

结客有少年,名总身姓江。

征帆三千里,前月发豫章。

知我别时言,识我马上郎。

恨无羽翼飞,使我徒怨沧波长。

开箧取画图,寄我形影与客将。

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见生悲伤。

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

形式: 古风

感兴

隋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

搜奇竭四海,立制谋千年。

秦兵半夜来,烈火焚高台。

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君看汴河路,尚说隋家柳。

但问哭陵人,秋草没来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