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浯溪读磨崖碑

禄儿搆难陷两京,乘舆西幸九庙惊。

河东二十四列郡,曾无一人如杲卿。

汾阳淮南信英杰,义旗指挥僭伪平。

东宫即位在灵武,乾坤再造海宇清。

二圣重欢意方洽,两宫流言吁忍听。

元子文章严且简,太师笔势纵复横。

我时泊舟断崖下,寻读石刻半灭明。

摩挲不尽千古意,东风吹雨天冥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名为《过浯溪读磨崖碑》。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首句“禄儿搆难陷两京”,开篇即点出历史背景,暗示了某个时期国家动荡,京城陷落的情景。接着“乘舆西幸九庙惊”描绘了皇帝仓皇逃亡的场景,九庙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根基,其被惊动预示着局势的严重性。

“河东二十四列郡,曾无一人如杲卿”表达了对杲卿(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忠贞之士)的赞誉,强调在危难之际,河东地区竟然无人能像杲卿那样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尊严,体现了对忠诚与勇气的呼唤。

“汾阳淮南信英杰,义旗指挥僭伪平”赞扬了汾阳和淮南等地的英雄们,他们以正义之旗平定了叛乱,恢复了秩序,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

“东宫即位在灵武,乾坤再造海宇清”描述了新君在灵武登基,标志着新的开始,国家重新焕发生机,四海之内一片清明。

“二圣重欢意方洽,两宫流言吁忍听”表达了对新君与前朝遗老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流言蜚语的无奈与忧虑。

“元子文章严且简,太师笔势纵复横”赞美了元子(可能指太子)的文章严谨而简洁,太师的书法则气势磅礴,各具特色。

“我时泊舟断崖下,寻读石刻半灭明”叙述了诗人自己在断崖下阅读石刻的情景,虽然石刻部分已模糊不清,但诗人的思绪却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摩挲不尽千古意,东风吹雨天冥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尽管石刻上的文字难以完全辨认,但其中蕴含的千年之意却深深触动了他,仿佛在风雨交加的天空下,诗人的心境与历史的沉思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英雄人物及国家兴衰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致仕尚书严公震直所藏苏东坡墨竹

坡仙写竹称第一,往往人间见真迹。

金钗折股锥画沙,妙笔当年信无匹。

此图寻常位置工,露叶云梢分淡浓。

高堂香清白昼静,似觉满座生秋风。

我昔乘槎渡江水,行遍潇湘五千里。

黄陵庙前秋雨寒,九疑山头暮烟紫。

苍梧刺天云茫茫,上有绿竹参天长。

云中紫实已应结,便欲因之邀凤凰。

别来陡觉星霜换,每忆旧游生浩叹。

今朝客里重披图,空对亭亭霜雪干。

形式: 古风

题方方壶武夷山水图

金门羽客方方壶,作画不减高尚书。

锦囊玉轴幸披睹,乃是武夷山水图。

武夷只在建溪上,翠岫璚峰郁相向。

半空楼阁架层崖,一叶渔舟弄新涨。

闻有仙人驻紫烟,自呼白鹿种芝田。

九曲棹歌谁复听,幔亭风景世犹传。

我亦平生亲画史,落笔时时追董米。

方壶况复夙所慕,偶睹斯图心独喜。

看罢令人逸兴新,清泉白石许谁邻。

世上神仙何处问,人间却忆杜徵君。

形式: 古风

题赵子昂双松图

吴兴王孙画最工,挥毫写出双乔松。

爽飒寒声杂风雨,蜿蜒曲势蟠蛟龙。

千年老干犹屈铁,阅历光阴饱霜雪。

严冬十月百卉空,始信人间有奇节。

形式: 古风

雅集图为许谦赋

东坡先生百世师,落笔顷刻成珠玑。

桃巾紫裘坐者谁,晋卿王公美丰仪。

二姝夹侍双鬟垂,风韵自是名家姬。

丹阳蔡君性坦夷,座隅凝伫真若痴。

何人为写渊明姿,云是龙眠李伯时。

子由傍睨方注思,鲁直挥箑来何迟。

碧虚擘阮众所推,少游嗜之犹渴饥。

米君南宫书法奇,千丈石壁蟠蛟螭。

仲至仰首频嗟咨,髼头捧砚空朵颐。

圆通谈禅世莫知,巨济谛聪忘其疲。

岂独山水供游嬉,亦有童稚相追随。

石床棐几宁别施,唯陈琴尊与鼎彝。

诸公之乐乐在兹,至今图画形歌诗。

击丸蹴鞠徒尔为,如此雅集胡不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