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有远役呈野渡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亮约定在下半月相聚,料想主席不会违背我们的誓言。
我正想着北方的路催促着行程,又为东风询问归客的路程。
划桨想要随着青草前行,举杯等待绿荫浓密时。
姑苏城外的春光已接近尾声,还允许我们一同乘船载着朋友出行。

注释

月:月亮。
集:聚集。
相期:约定。
后旬:农历每月的后十天。
主席:聚会的主持人或重要人物。
寒盟:违背誓言。
北陆:北方的陆地,这里可能指代北方的行程。
催行色:催促行程。
东风:春风。
客程:旅途。
鼓楫:划桨。
芳草:青草。
去:离去。
传杯:传递酒杯。
姑苏城:苏州。
春光老:春天即将过去。
同舟:同坐一条船。
载友生:带着朋友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清明时节的美好预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之夜聚会的期待,相信主人不会忘记他们之间的友谊誓言。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同时又关心东风是否能够带来旅途中的消息。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春天的脚步,与自然共度美好时光,但同时也在等待着适合饮酒赏花的完美景致。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姑苏城外春光渐暮的感慨,以及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一条船,继续他们的友谊和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前呈文几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清明前呈南塘

晚景凄凉事事休,与波上下任沉浮。

花辰岁岁惟添老,榆火春春不改愁。

几曲画屏新绿暗,一川流玉落红稠。

出门有碍家无累,水北山南负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菊秋呈南塘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

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

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

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菊秋晓枕偶成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