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禹庙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

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

奕奕扃闱邃,轩轩杖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

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

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

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

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

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翻译

夏日君王乘坐着四匹马拉的车,此地发掘出了象征权力的金牌。
崇高的使命始终未曾改变,谁敢违背这奖赏功绩的誓言。
先行者总能汇聚在盛大的集会中,迟到者则面临严厉的惩罚。
全天下都充斥着珍贵的丝绸与礼服,文明之光照耀到海边的每个角落。
不久就听说他厌倦了皇室的生活,转而说要穿越苍梧去远方。
树林边的祠庙愈发繁茂,山坳里的古井难道真的干涸了吗?
船只迁移如同龙潜入山谷,田地变化鸟儿在荒芜中耕耘。
往日的事物依然历历在目,上天的威严似乎未曾改变。
黑衣人在华丽的宴席上就座,仙女们在清都仙境侍奉。
宫门深邃庄严,仪仗队威风凛凛地行进。
晨雾与海面的景色融为一体,白云清洗着春天的湖泊。
猿猴的啼声偶尔回应,鸟儿的鸣叫仿佛自言自语。
神灵享受着不同于凡俗的供品,最高的快乐不是音乐所能给予。
草屋现在也遵循着文化传统,但古代梅梁的建筑风格已不复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崇高壮丽,伟大的事业回应着万物的复苏。
往日的力量似乎已经耗尽,而今的功绩仍在广泛传播。
自知才能并非最佳,简朴的祭品让我感到惭愧。
作为地方官我对于治理仍感迷茫,但怎能让这片土地继续荒废。
下车时雪花已堆积,处理政务时雨水打湿了衣裳。
人们都渴望得到更多的福祉,而我只求这微薄之躯能有所贡献。

注释

夏王:夏日的君主。
四载:四匹马拉的车。
金符:象征权力的金牌。
峻命:崇高的使命。
报功:奖赏功绩。
畴敢渝:谁敢违背。
先驱:先行者。
总昌会:汇聚在盛大的集会中。
后至:迟到者。
伏灵诛:面临严厉惩罚。
玉帛:珍贵的丝绸。
衣冠:礼服。
海隅:海边的角落。
黄屋:皇室的生活。
苍梧:远方的地名,这里指离开皇权中心的地方。
林表:树林边。
祠转茂:祠庙愈发繁茂。
山阿井:山坳里的古井。
讵枯:难道真的干涸。
舟迁:船只迁移。
龙负壑:如同龙潜入山谷。
田变:田地变化。
鸟芸芜:鸟儿在荒芜中耕耘。
旧物:往日的事物。
天威:上天的威严。
肃未殊:未曾改变。
玄夷:黑衣人,可能指朝臣。
瑶席:华丽的宴席。
玉女:仙女。
清都:仙境。
扃闱邃:宫门深邃。
轩轩:威风凛凛的样子。
杖卫趋:仪仗队行进。
气青:晨雾。
曙海:海面的晨景。
云白:白云。
洗春湖:清洗着春天的湖泊。
猿啸:猿猴的啼声。
禽言:鸟儿的鸣叫。
自呼:仿佛自言自语。
灵歆:神灵享受。
蒸糈:供品。
至乐:最高的快乐。
笙竽:音乐。
茅殿:草屋,这里代指简陋的建筑。
文袭:遵循文化传统。
梅梁: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梁,这里指古代的建筑风格。
运遥:随着时间的推移。
日崇丽:日渐崇高壮丽。
业盛:伟大的事业。
昭苏:万物复苏。
伊昔:往日。
力云尽:力量似乎耗尽。
而今:而今。
功尚敷:功绩仍在传播。
揆材:自知才能。
美箭:最佳。
精享:简朴的祭品。
生刍:新鲜的草,比喻微薄的供品。
郡职:地方官。
昧:迷茫。
为理:治理。
邦空:让这片土地荒废。
下车:初到任。
霰已积:雪花已堆积。
摄事:处理政务。
露行濡:雨水打湿了衣裳。
人隐:人们。
冀:渴望。
多祐:得到更多的福祉。
曷唯:而我只。
沾薄躯:这微薄之躯能有所贡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盛大场面,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气氛。通过对“夏王”、“金符”、“玉帛”等元素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古代礼制的恢宏与严谨,同时也反映出帝王对于祖先功业的尊崇之情。

诗中,“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表达了对祖先功业不可更改和报答的决心;“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描绘祭祀活动所带来的神秘与庄严。诗人还通过“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等意象来表现自然界对这场面的一种顺应和庆祝。

“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则是强调了传统礼仪的延续与天命的严肃性。诗末,“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表达了祭祀过程中对品质和细节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祖先功业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描绘,展现了皇权的神圣性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形式: 古风

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形式: 古风

景龙四年春祠海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

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

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

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

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

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

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

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

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

虽叹出关远,始知临海趣。

赏来空自多,理胜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形式: 古风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

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