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湖庆安院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门前有流水环绕,夜晚归还给林中的僧人。
松树如云笼罩十里,竹林似龙行雨穿越千山。
白公祠堂在莲花盛开之后显得香火旺盛,谢家池塘边青草茂盛。
我也是凤台上的过客,想追求闲适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闲下来。

注释

屏障:流水环绕。
潺湲:流水声。
林僧:住在树林里的僧人。
定还:安静地归还。
松盖:松树形成的树冠。
云连十里:像云一样连绵十里的松林。
竹龙:比喻排列成行的竹子。
行雨:仿佛带来雨水。
白公香火:指白公祠堂的祭祀活动。
莲红后:莲花盛开之后。
谢氏池塘:属于谢家的池塘。
草碧间:青草茂盛的地方。
凤凰台上客:比喻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图閒:试图追求闲适的生活。
却笑未能閒: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闲下来,只能苦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寺景象。首句"门前屏障绕潺湲",以流水声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付与林僧夜定还",将夜晚的禅定生活赋予了林中的僧人,体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对他们的敬仰。

"松盖作云连十里",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松树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连,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竹龙行雨出千山",形象地写出了竹林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美,犹如龙腾四起,生动活泼。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致,白公祠堂的香火缭绕,莲花盛开,而谢家池塘则绿草如茵,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生机。

最后两句"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诗人自比为凤凰台上的过客,虽然向往闲适的生活,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完全摆脱忙碌,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湖庆安院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五峰兼简英禅师

何人缩地海东偏,灵岳分来不计年。

几见彩云争照日,真疑仙掌欲擎天。

依稀故国松千尺,迤逦前山石一拳。

四面开轩看不足,老僧时立碧溪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天童

日日青鞋踏白沙,未应泛艇即灵槎。

雨溪清越鸣哀玉,风蔓蜿蜒动暗蛇。

晓润芝?挑秀茁,午香茶灶煮苍芽。

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布袋和尚

休话人间我独尊,何妨廛肆且随群。

乞钱往往多空手,问路时时向白云。

壁上形容图尚在,囊中气味许谁分。

分明提起无人问,欲会应须眼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西山双乳泉

石眼双开白欲漫,潺湲更傍碧琅玕。

地饶爽气全无滓,天借灵源两不乾。

晓月自分云外润,午茶谁斗雪中寒。

孝先多睡相如渴,始把清甘乞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