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月照冰池

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

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

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

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

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

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刚刚从海上升起,坚硬的冰层已经覆盖满了池塘。
金色的波纹相互冲击,像璧玉的光彩交错闪烁。
月影在池边摇曳,光芒时而明亮时而柔和。
无论高低,月色都是素雅的,上下与清澈的规则相映成趣。
月亮移动难以捉摸,潜在水中的鱼儿也未可知何时跃出。
喜鹊受惊,似乎要围绕着月亮飞翔,狐狸听到动静也不再怀疑。
月亮像满手的明镜,又怕那寒霜般的光芒穿透肌肤。
我独自欣赏这美景,直到天亮都毫无疲倦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光映照在冰面上的美丽景象。"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场景,月亮如同刚从大海边升起,而冰面则像一片宽广的镜子铺展开来。接下来的"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在冰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如同金色的波纹在轻轻跳跃,璀璨的色彩在冰上交织出层次分明的图案。

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光影变化,"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表达了月光在静谧夜晚中投射出的影子,在某一片刻被时间轻轻覆盖。而"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则进一步强化了冰面如同洁白无瑕的画布,与天空和水中的清澈相呼应,构成了一幅自然界的完美对称图。

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小动物也被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兔子和鱼儿仿佛都在等待着什么,或者是在月光的引导下它们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而神秘。接着是"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鸟类和狐狸都被这夜色中的景象所吸引,它们或惊讶或倾听,仿佛在与月光对话。

诗的后半部分则带有一丝紧迫感:"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月亮宛如一面即将满溢的明镜,而那清冷的冰面又像是薄霜即将渗透肌肤,给人一种凉意。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美景的独自怜爱和不愿离去的情感:"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他沉浸在这样的夜晚中,不觉疲倦,只是单纯地享受着月光下的冰池之旅,这份美好在他的内心深处流淌。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冰面和自然界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夜晚的独特感悟,以及他那颇具哲理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桃李无言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摇落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沈。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

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

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酬令狐郎中见寄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

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

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

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

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

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閤铃。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酬别令狐补阙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脩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