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汝功登城有感

荒城缘蔓草,峭壁累咸鹾。

山木秋尤少,江云晚更多。

寺乌千点集,塞雁一声过。

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荒废的城池边蔓草丛生,陡峭的崖壁上堆积着盐碱。
秋天的山林尤其显得稀疏,傍晚的江面云雾更浓重。
寺庙中的乌鸦成千点聚集,塞外的大雁只传来一声哀鸣。
我心急切地想要回到锦水之畔,身穿绿色蓑衣准备捕鱼归家。

注释

荒城:废弃的城市。
缘:因为。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
峭壁:陡峭的山崖。
累:堆积。
咸鹾:盐碱。
山木:山上的树木。
秋:秋天。
尤:尤其。
少:稀疏。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寺乌:寺庙中的乌鸦。
千点集:成千点聚集。
塞雁:塞外的大雁。
过:飞过。
锦水:美丽的河流(可能指特定的河)。
归心切:归乡之心急切。
渔衣:捕鱼人的衣服。
负:背着。
绿蓑:绿色的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边城景象。"荒城缘蔓草",展现出城墙四周蔓草丛生,显出城市的荒废与寂寥;"峭壁累咸鹾",则描绘了陡峭崖壁上堆积的盐碱,暗示了环境的艰苦。秋天本是丰收季节,但"山木秋尤少",可见此处山林稀疏,自然条件恶劣。

"江云晚更多",傍晚时分,江面上的云雾更显得浓厚,增添了画面的苍茫之感。"寺乌千点集",乌鸦聚集在寺庙周围,增添了孤独与历史的痕迹;"塞雁一声过",孤雁的哀鸣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锦水归心切,渔衣负绿蓑",诗人借锦水和渔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人边塞诗的特色。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其二)

半秋云物扫遥天,对月凭栏一怃然。

明夜半规应尽满,此时清赏更无前。

琼楼颇觉三山近,玉斧谁将七宝连。

我欲乘风霄汉上,坐令凡骨变真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其一)

月蘸澄江上下天,波光桂魄两依然。

喜延嘉客楼同倚,贪吸清辉席屡前。

万里无云秋更阔,千门不夜晓相连。

嫦娥且驻来宵驾,玉宇年年不列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仲明举幽居

薄游心已倦,幽筑兴何长。

夜雨千畦菊,春风五亩桑。

鸡豚还自乐,人我亦相忘。

黄卷皆吾友,何忧日面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师时发荷亭晚饮

榴花灼烁半空开,天外薰风入座来。

雨掠南塘荷盖净,云埋西岭日车颓。

物情荣谢看诗句,时世安危付酒杯。

好是溪桥最清绝,淡烟寒水一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