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三)

幽居自与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薰。

山色雨晴常得见,市声朝暮罕曾闻。

煮茶瓦灶烧黄叶,补衲岩台剪白云。

人寿希逢年满百,利名何苦竞趋奔。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超脱。首句“幽居自与世相分”直接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居山林的生活方式。接着,“苔厚林深草木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充满生机的环境氛围。

“山色雨晴常得见,市声朝暮罕曾闻”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强调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接下来,“煮茶瓦灶烧黄叶,补衲岩台剪白云”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质朴,通过煮茶、补衲、剪云等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人寿希逢年满百,利名何苦竞趋奔”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追求长寿和名利是徒劳无益的,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51)

清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四)

溪浅泉清见石沙,屋头无角寄藤萝。

夜深月下长猿啸,苔厚岩前少客过。

庭竹攲斜春雪重,岭梅消瘦夜寒多。

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砖来石上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五)

破屋萧萧枕石台,柴门白日为谁开?

名场成队挨身入,古路无人跨脚来。

深夜雪寒惟火伴,五更霜冷有猿哀。

袈裟零落难缝补,收卷云霞自剪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六)

优游静坐野僧家,饮啄随缘度岁华。

翠竹黄花閒意思,白云流水淡生涯。

石头莫认山中虎,弓影休疑盏里蛇。

林下不知尘世事,夕阳长见送归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记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其七)

满头白发瘦棱层,日用生涯事事能。

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晒朱藤。

黄精就买山前客,紫菜长需海外僧。

谁道新年七十七,开池栽藕种茭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